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周董爆料 詐財新招 盜領集保股票

2005/03/24 06:00

〔記者劉慶侯╱台北報導〕股市投資人注意,要小心你存在集保戶裡的股票被歹徒盜領﹗

台北市刑大昨天破獲兩岸人頭資料供應集團,逮捕「詐欺總教主」蘇俊任,昨晚私下爆料指出,該集團利用偽造身分證件,假冒股票投資人的身分,重新辦理「集保」存摺簿後,以「蠶食」手法,將投資人的股票暗中盜領。

蘇俊任說,這是他們最新開發的詐欺技術,已經得手多次,但是被鎖定的被害人渾然不知;至於證券商、銀行也還未警覺這種新型手法,所以這種手段仍持續在運作中。

據悉,遭詐欺集團鎖定的被害人,大多具有兩項要件:「最近半年未買賣股票的投資人」、「進出金額千萬元級以上的投資人」;警方呼籲股民,宜不定期查證集保帳戶的股票動態,以免被乾坤大挪移而不自知。

據了解,股市投資人買得股票後,大多委託券商將股票寄存在「台灣證券交易所集中保管公司」內,統一集中保管,簡稱「集保戶」。

嫌犯蘇俊任透露盜領手法,據指出,該集團先進入券商、銀行的網路網址,了解業者有哪些存戶,再進入「台灣證券交易所集中保管公司」的「集保存戶」去查看,若發現有大戶,且半年內又未買賣進出異動,即判斷此人不會在短期內發現異狀,即選定為目標。

蘇俊任表示,一旦選定目標,就設法查出被害人所有戶籍資料,接著變造被害人的身分證,指派手下持往證券公司,冒充「本人」向業者表示因遺失集保存簿,要求申辦新的存簿,不需多時,便可領到新存簿,存簿一到手,馬上進行盜領股票,但求天衣無縫,通常以「蠶食」手法慢慢來。

蘇俊任坦承,已有證券商、銀行的客戶受害,但仍未察覺異狀,而存戶若無不定期刷摺,以清查所持股票數量的習慣,很可能股票已被盜領一空了,還不自知。

到底蘇俊任集團如何進入業者網路,又如何清查集保存戶的資料,查出被害人的股票異動情形?面對這些質問,蘇俊任神祕的笑笑,只說他們習慣分成好幾批進行盜領,並指有某家證券公司的集保客戶,已遭他們毒手。至於盜領的股票、數量,以及手法,蘇嫌堅持不肯透露細節,並說「這部份不能講,說破了,那我們還混什麼」。

券商:資料庫未遭竊

〔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遭詐騙集團冒名開戶的某券商表示,該案是公司主動發覺有問題,並直接聯繫被害人,確定有疑問之後,主動向檢調機關報案,並非券商資料庫遭闖入,券商資料庫都有嚴密的防火牆監控,駭客或一般歹徒不可能任意侵入竊取資料。

該券商指出,這個案子起因是有一個客戶涉嫌利用假身分證,到分公司開證券交易帳戶,並將設於其他券商帳戶的股票,轉移到新開戶帳戶中,逐次變賣提領。由於該客戶提領金額過大,觸動公司安全內控系統,立即暗中展開調查,赫然發現該客戶辦理開戶的身分證照片,竟與前一家券商開戶照片不同,因此懷疑不是同一人,是歹徒冒名開戶。

券商表示,經派員依據前一券商開戶資料,探訪被害人親屬,發現被害人早就已經出國,多年來未曾回國,名下帳戶股票自民國八十九年以後也未曾買賣,至此確認新開戶嫌犯冒用被害人資料,兩人根本不是同一人,嫌犯卻藉此手法轉移、盜賣被害人股票。

至於歹徒所留的新開戶資料,也是假的,確定是一起詐騙案後,立即凍結該帳戶,並報請檢警機關偵辦。

券商強調,證券業者的客戶資料都有嚴密的防火牆監控,不可能遭人入侵竊取,投資人不需擔心。事實上,嫌犯如果供稱是來自於入侵資料庫,應該是不實說詞,意圖掩飾真正犯案過程,希望檢警能調查清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