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法界旁觀:提問詞不達意 應放寬看待

國內首宗國民法官共同審理的判決出爐,審判長黃湘瑩(中)指出,國民法官想法與角度,與職業法官不同,這些多元背景的國民法官加入共同審理,相信可以給被告充分公平審判的機會。(記者王藝菘攝)

國內首宗國民法官共同審理的判決出爐,審判長黃湘瑩(中)指出,國民法官想法與角度,與職業法官不同,這些多元背景的國民法官加入共同審理,相信可以給被告充分公平審判的機會。(記者王藝菘攝)

2023/07/22 05:30

密集審理三天 速宣判

〔記者王定傳/新北報導〕史上首件由國民法官共同判決的案件,經新北地院本週密集審理三天,昨天宣判,在場旁觀的法界人士指出,可看出檢方、辯方與職業法官,都盡力讓素人法官與旁聽民眾快速進入案情、理解冰冷的法律文字,國民法官也十分配合投入,雖然其提問與專業法律人不太一樣,但可以理解;國民法官制度正是希望藉此讓司法專業與社會對話,彼此能多交流與反思。

這一場審判眾所矚目,吸引多位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許多法律系學生、一般民眾前來旁聽。

一位旁聽的法界人士觀察,這次國民法官全員到期,排除生活與工作,連續數日參與法庭活動,對體力與集中力皆是大考驗,大家都很配合並投入其中,連驚悚的現場照都能仔細查看、無一迴避,值得肯定;至於法庭外的評議、判讀能力等,外界不得而知,但從國民法官當庭提問的問題來看,確實與法律人問話能切入核心、緊抓法律構成要件不太一樣。

職業法官適時救援補問

法界人士指出,部分國民法官是以個人的職業專業、成長背景、生活經驗等做為提問基礎,有些提問則有先入為主、不知如何表達的狀況,但應寬容看待,畢竟素人法官沒有專業法律人的經驗累積與訓練,無可厚非,此套新制度也是要鼓勵民眾把不同的生活經驗、價值思考、法律感情帶入法庭。

另一位旁聽的法界人士認為,這次三位職業法官的審理節奏明快、順暢、沉穩,程序皆按照審理計畫進行,可看出深具功力,有時還要擔任救火隊,當國民法官的提問詞不達意時,隨時「救援」補問,相當稱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