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昔春安陋習 養案、積案、造假玩數字遊戲

基層同仁到NPA署長室臉書粉絲團用梗圖洗版表達不滿。(記者王冠仁翻攝)

基層同仁到NPA署長室臉書粉絲團用梗圖洗版表達不滿。(記者王冠仁翻攝)

2022/12/19 05:30

〔記者王冠仁/台北報導〕早年警方實施春安工作,不少基層都視其為「痛中之痛」,因為春安績效會被當作春節休假梯次的依據,同仁為了績效勞心勞力,反而還無法順利放年假,備受反彈;尤其同仁為了讓春安績效達標,拖延移送、養案、積案,大玩數字遊戲,讓春安工作失去本意。這類陋習,直到前警政署長陳國恩任內大刀闊斧改革,才正式走入歷史。

資深刑警說,早期農業社會時,年關前常有宵小「拚現金」四處犯案,鄰里間發起聯防行動,又名「冬防」,一九七四年警方接手此工作,解嚴後改名「春安」。過往春安工作是以除夕夜為基準點,往前往後共十五天,但同仁為了順利過年,大多會集中火力,將績效趕在小年夜前生出來。

不過,警方平時就有查緝槍枝、竊盜、掃黑等各項評比,但春安時幾乎各項績效都會再評比一次,績效制度疊床架屋,早已為警界詬病。再加上許多同仁為求過關,已偵破的案子遲不移送,就是為了等春安期間再送出,才能算績效,卻也衍生出養案、積案等陋習,甚至還有造假而吃上官司的案例。

更有甚者,有長官為求達標,會用績效當作同仁春節放假的依據,甚至將「績效結算日」訂在小年夜或小年夜前一天。績效好者,就挑好梯次休假,績效差者,可能除夕那梯就要上班,但兩者都沒辦法提早規劃。

直到二○一五年,時任警政署長陳國恩進行春安改革,歷年逐步取消春安績效評比,起先只評比「過年特產」賭博犯罪,但後期全部取消,基層同仁一片叫好;陳家欽接任署長後也延續此一作法,同仁不用再為了春安傷腦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