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看法/法官領愛心便當觀感差 應避免

領便當法官主張與被駁回理由
〔記者溫于德/台北報導〕法官施志遠排領免費愛心便當,在現場碰到案件當事人後未避嫌,之後仍持續去領便當。曾任法務部參事、檢察官的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長何俊英,認為施志遠雖無很大的不對,但他身為法官,為人處事相較一般民眾應有更多考慮,且法官本來就應具有高度情操,更應避免瓜田李下,不要去做會讓民眾誤會、影響觀感的事,也要懂得「接地氣」。
何俊英認為,現在的法官很重要的是會傾聽民意,以贏得人民信任和尊重,施志遠排領免費愛心便當行為,顯然欠缺考慮,而免費愛心便當本來是提供需要愛心的民眾,法官雖非坐領高薪,但薪資水準也在一般人之上,難怪引發爭議,又碰到當事人與他爭吵,進而引發風波,法官實應懂得避諱、避嫌。
也有認為屬私人品格 不需懲處
司法改革基金會常務理事林俊宏律師認為,法官施志遠排隊領愛心便當是私人品格問題,未涉及審判職務和直接影響實體審判內容,他不認為需要對他做出懲處。至於施志遠與案件當事人在現場吵架,律師林俊峰認為沒有必要,他大可不必排愛心便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