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案》馬英九否認與張榮發議價 張哲琛、蔡正元證詞打臉
馬英九否認自己與張榮發議定舊中央黨部大樓綁定華夏大樓一併包裹出售的價格,說詞卻被中投前董事長張哲琛、中影買家之一的蔡正元等人打臉。(資料照)
〔記者錢利忠/台北報導〕台北地檢署今天偵結三中案,起訴前總統馬英九等6人,起訴書內容揭露馬英九不為人知的一面,原來,當年馬為角逐總統大位,看中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影響力,竟獨斷與張榮發談生意;馬英九雖否認自己與張榮發議定舊中央黨部大樓綁定華夏大樓一併包裹出售的價格,但他的說詞卻被中投前董事長張哲琛、中影買家之一的蔡正元等人打臉。
起訴書指出,國民黨舊中央黨部大樓與中影旗下華夏大樓,當初被以43億元低價,包裹出售給長榮集團,其中,舊中央黨部大樓的賣價是23億元,華夏大樓的賣價,則約定以20億元優先賣給長榮。
對此,時任中投董事長兼國民黨行管會主委的張哲琛供稱,馬英九與張榮發洽談舊中央黨部大樓交易時,張榮發提出長榮集團購買舊中央黨部大樓,要附帶購買國民黨其他大樓,但最後只議定舊中央黨部大樓與八德大樓(華夏大樓)一起出售,其中交易的過程,馬英九都知情,至於舊中央黨部大樓的23億元賣價,是中投與長榮折衷協調後的結果,並經馬英九最後拍板決定。
中影買家之一的蔡正元也證稱,中投前總經理汪海清有跟他提到,指中影的八德大樓(華夏大樓),馬英九已答應張榮發,用20億元價格賣給長榮,他當時嚇了一跳,心想怎麼那麼便宜?事後才知道國民黨跟張榮發有簽約,八德大樓是跟舊中央黨部大樓綁在一起賣,這樣張榮發才要買,整個交易過程有許多非商業常規的現象,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此外,北檢勘查舊中央黨部交易案期間,國民黨所召開的第17屆第26次中常會會議錄音,當時國民黨中常委蔣方智怡也曾在會上發言質疑,「當初本黨堅持要30億才能夠成交,可是現在是23億,雖然是……慈善事業……」等語。
檢方調查,國民黨當初與長榮集團接洽土地及不動產交易時,沒在國民黨中常會上敘明交易對國民黨有3大風險:
第1、依中影內規,出售華夏大樓需辦理公開招標作業,且長榮若以超過20億元取得,中投須支付差價。第2、國民黨與張榮發基金會簽日之補充協議書中議定,若長榮無法取得華夏大樓,雙方同意解除舊中央黨部大樓的買賣契約。第3、若長榮未順利取得華夏大樓,可能被長榮主張違約,而扣減舊中央黨部大樓的尾款。
中投當時將舊黨部大樓賣給長榮後,不到1個月就將中投持有的82.56%中影股份,賣給中影買家郭台強的妻子羅玉珍、中影前副董事長莊婉均等人,中投只向莊婉均收1.5億元簽約金,就同意讓羅玉珍、莊婉均及蔡正元進入中影董事會;後來蔡正元主導中影董事會反對出售華夏大樓給長榮,另外還吸引遠雄集團來參與競標,華夏大樓賣給長榮一事方告吹。
張榮發不滿中投未依協議賣出華夏大樓,還扣住原應支付舊黨部大樓尾款的1億元,導致國民黨與長榮之間的交易,累計損失達5.9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