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假訊息 專家:公私部門須協力合作
假訊息擾台嚴重,除了國人本身應該有所意識、媒體發揮功能外,學者倡議,公私部門、民間機構等要加強合作,揭露可疑資訊來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提供)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假訊息擾台嚴重,除了國人本身應該有所意識、媒體發揮功能外,學者倡議,公私部門、民間機構等要加強合作,揭露可疑資訊來源,社群平台可標記有爭議的新聞,讓民眾熟悉假訊息的基本特徵。
爭議性新聞 社群平台應標記
淡江大學公行系副教授陳志瑋認為,不管是疫情還是烏俄戰爭的假訊息,都是培養民眾識讀能力的最佳機會,養成自行建立接收、懷疑、查證、反應的SOP。
媒體也有責任,成大政治系副教授王奕婷指出,部分媒體未經查證就使用假訊息或大外宣製作新聞,很容易掉進陷阱,建議民眾接收到爭議訊息,可回溯來源是否為可信的單位,或有沒有更多的訊息來源。
陳志瑋則建議,政府可以加強和事實查核中心聯繫與合作,尤其司法單位和國安單位都可透過訊息交換並啟動後續偵查作為,以更積極方式防範假訊息。
台師大公領系教授曾冠球認為,除了推廣查核機制外,民眾建立能力也很重要,政府有必要從教育上著手,大量投資未來公民的新聞/數位素養。
曾冠球呼籲,數位平台應降低可疑敘事的排名,並實施更嚴格的實名制與打擊假帳戶。平台也可設立「有爭議的新聞」標籤,警告讀者和觀眾注意有爭議內容,長期下來對民眾猶如一種「敏感性訓練」,包括認知假訊息的基本特徵,面對的態度及如何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