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已過十年 陳時中:食品規範 要走向正常化
政院今將舉行記者會,宣布將以三原則、三配套解禁長達十年管制的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圖為消費者在選購日本食品。(資料照)
〔記者吳亮儀、呂伊萱/台北報導〕行政院今天將宣布開放日本福島核災區食品進口,主管機關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昨天首度鬆口表示,福島核災已過十年,我國依照安全、科學證據和國際規範進行,「相關食品規範都要走向正常化」。
行政院今上午將召開「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據悉將正式宣布解禁長達十年管制的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進口台灣。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天表示,二○一一年日本東北大地震到現在已十年餘,世界各國已紛紛放寬或解除對福島周邊食品的相關輸入管制。時至今日,仍對福島周邊地區「全部食品」禁止輸入的國家,全世界只剩下「台灣和中國」。
政院:落實邊境管制 為食安把關
羅秉成昨表示,去年公投結果顯示多數國人期待台灣走向世界,對於調整日食管制措施,政府將秉持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的科學檢驗,落實邊境管制,為食安把關,讓國人安心享用沒有健康疑慮的食品。具體的調整方案及配套措施將一併在記者會說明。
陳時中昨天也說,日本食品的產地標示要到「都道府縣」的規定行之有年,未來仍會維持現有的標示做法。他指出,我國對食品輻射的檢驗、標準都有訂定,台灣的標準相對嚴格;大部分國家觀察核災區食品都是以一、兩年當界線,之後就會微解禁,但解禁前仍須訂出讓大家認同的安全標準,以及符合科學證據的國家規範。
自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起,我國每天針對日本輸入食品做輻射檢測,因禁止福島縣等五個核災區的食品輸入,因此對日本其他區域生產的九大類食品持續實施逐批查驗,累計檢驗件數到一月約十八萬件食品,有二三六個樣本被驗出含有微量輻射,但未超出我國和日本的檢驗標準。檢出微量輻射的食品種類以茶類最多、達一四八件,檢出比率○.九二%,其次則為水產品類、共卅九件,檢出比率為○.○八%,都已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評估 可歸類為「可忽略之風險」
食藥署昨晚間公布最新的「輸入食品風險評估」,這份報告由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腎臟科醫師姜至剛主持,針對三年來日本厚生勞動省食品輻射劑量監測資料、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邊境檢測資料,評估相關食品對於國人各年齡層健康的影響。
風險評估結果顯示,各年齡層每年平均增加的輻射暴露量極低,癌症及遺傳效應風險部分各年齡層皆低於百萬分之一,依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US EPA)癌症及遺傳效應風險等級,可以歸類為「可忽略之風險」。
食藥署長吳秀梅說,食藥署會將這份評估報告與各部會開諮議會議,做為政策依據。報告結論也建議,以食品安全角度思考,我國管制措施應該從目前的「地區管制」方式轉變為「高風險管制」,吳秀梅表示,這部分仍要請專家討論。
我國解禁日食三原則及三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