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實質支援 強化情戰能量

軍事情報局內的戴雨農(戴笠)先生紀念館。(圖:軍事情報局提供)。

軍事情報局內的戴雨農(戴笠)先生紀念館。(圖:軍事情報局提供)。

2018/03/26 06:00

記者羅添斌/特稿

軍事情報局過去曾有一段相當輝煌的年代,無論是在人員、經費資源及政府的政策支持上,都是以滿足軍事情報「攻勢作為」做為目標,但在台海飛彈危機事件後,先是為我國所用的共軍將領劉連昆遭逮捕處死,台灣在中國辛苦建立的情報網被瓦解,接著因台灣政權多次輪替,政府能夠提供軍情局的資源快速萎縮,近年來更面臨情戰、情研人才的流失,讓軍情局面臨缺資源、缺人才的窘境。

資深將領曾說,現在軍情局所能用的資源,「僅是過去全盛時期的零頭」,無論是在扁政府還是馬政府時期,都有迷信科技情報勝過一切的政府首長,認為人為情報已經過時,在這種思維下,軍情局的年度預算快速萎縮,難有成長的空間,還要配合中央政府總預算審查時的統刪,在杯水車薪的狀態下,又要如何要求軍情局建立強大的情報作戰能量?

不僅是經費資源綁手綁腳,情戰、情研人才的快速流失,更是令人心驚,這其中牽涉許多訓練、任用及考核、獎懲的限制因素。駐外情戰人員絕大多數都是獨立經營,還有生命安危,工作困難度數倍於其他部門政府人員,考核及獎懲都應更有彈性空間;對情研人員也應賦予更大的研析空間。

蔡總統日前視導軍情局時,宣示要給軍情局充分的支持,接下來就應落實在各項資源的實質支援上,唯有如此,台灣才能擁有強力的情報作戰能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