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崐萁喊拿被刪預算助產業 總統府:在野凍補助、刪赴美談判經費

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今接受網路節目專訪。(Yahoo TV《齊有此理》提供)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等在野黨人士卻主張停止對美投資、爭取中國市場。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今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時反問,為什麼有些人面對中國就是「對話取代對抗」,面對美國卻是「對抗取代對話」?針對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聲稱要將刪掉的預算拿來幫助產業,張也提醒在野黨不要倒果為因,並列出國民黨提案凍結中小及新創企業獎補助、民眾黨提案刪除攸關赴美談判的國內外旅費等預算。
張惇涵觀察,川普實施關稅政策有兩個重要目的,第一是避免美國跟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失衡,或者是貿易逆差;第二是川普一直主張美國要再工業化,而目前台灣人均在美國申請的專利是前五名,可見台灣有辦法在美國再工業化的過程中,扮演「Taiwan Can Help」的角色。
對於近年對美採購石油、天然氣增加,張惇涵認為,台灣天然氣接收站機組增加,需求自然會提高,如果金額合理,或許能多從美國進口。天然氣是台灣在能源轉型中的重要資源,美國來台灣的航線也相對安全。川普上任後有意恢復天然氣開發,台灣的重工具機或許也可與之合作。因此未來如果要加強對美採購,天然氣、石油等都是可能選項。
張惇涵表示,衷心希望朝野能夠合作,「我們的C位應該都是台灣才對,而不是去講一些風涼話,或者是外行話」。對於國民黨立委質疑台灣不加入CPTPP如何跟美國談判?張惇涵無奈表示,幾位在野黨主席都說大家一起想辦法,立意很好但內容要有建設性。早在2017年川普就退出了CPTPP的前身TPP,加上現在川普政府是要跟各國一對一談判,張也反問:「難道沒有參加CPTPP的國家,就不用跟川普政府談嗎?」
張惇涵強調,重點要放在「解決問題」,被問到趙少康嗆聲為何不開放所有中資來台、禁止投資美國,張惇涵也反問:「為什麼有些人面對中國的時候,就說我們要用對話取代對抗。但你面對到美國的時候,就說我們要用對抗取代對話,這無濟於事。」不管是要求總統抗美還是禁止台積電到美國投資,或是改賺人民幣,都與台美之間的關稅問題無關。
對於傅崐萁提議把刪掉的預算拿來幫助產業,張惇涵也提醒在野黨不要倒果為因,中小企業的預算早被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林思銘提案刪除,中小及新創企業發展的獎補助預算被凍結20%也是國民黨提案;去年狂刪的1400多億中,還有民眾黨團提的統刪案,當中攸關赴美談判的公務員國內外旅費、一般事務費、媒體政策業務宣導費等也遭統刪。張感嘆,賴清德總統在院際協商時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就是因為因果輪迴,最終辛苦的是台灣的產業和人民。
對於藍營喊話停止大罷免,張惇涵直言,罷免不是一個政黨能主導或阻止的,正如公民團體所言「罷免是人民的行動,不是政黨的惡鬥」。至於關稅的因應跟大罷免有沒有關聯?張惇涵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執政黨和在野黨同樣被人民檢視,一切發展皆離不開因果。
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除了喊出停止大罷免外,還抗議行政院宣布補貼880億是杯水車薪,至少需要2000億。張惇涵說明,目前的狀況是原有的116億再加上880億,卓院長邀集朝野領袖協商時也承諾,願意去立法院做專案報告說明,而880億只是目前的上限,未來有需要就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