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電纜屢遭中國船破壞 審計部:2023年12件為歷年最高!
審計部112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揭露,國內海纜共10條,近5年度發生外力破壞或推擠受損案件共36件,2023年甚且高達12件,為歷年最高。圖為海底電纜施工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我國海底電纜屢遭中國船隻破壞,審計部112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揭露,國內海纜共10條,分別連接台灣本島與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近5年發生外力破壞或推擠受損案件共36件,2023年甚且高達12件,為歷年最高。
審計部報告指出,連接台灣本島與離島的海底通訊電纜攸關民眾生活與安全,近年電纜受損案件頻傳,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允宜持續督導電信業者強化海纜通信系統之備援機制與安全防護,以確保我國通訊安全與暢通。
NCC發布2023年通訊傳播市場報告指出,海底通訊電纜為全球最重要網路骨幹,承載國際數據流量達9成,又為完善與整備我國先進網路建設,行政院於2021年10月發布「智慧國家方案(2021-2025 年)」,內容包含推動海纜安全防護政策,以強化網路韌性。
審計部報告提及,台灣本島與離島間通信以海纜通信系統為主,微波鏈路及衛星通信系統為輔,海纜通信系統如發生障礙,將嚴重衝擊台灣本島與離島間通信功能,NCC於2022年1月7日研提「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強化國內海纜備援防護監理措施」,督導電信業者強化海纜通信系統的備援機制與安全防護。
經查,國內海纜共10條,均由中華電信公司投資建置與維護,分別連接台灣本島與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近5年度(2019至2023年)發生外力破壞或推擠受損案件,總計有36件,年平均故障約7件,2023年甚且高達12件,為歷年最高。
據NCC說明,主要係遭受臨近國家抽砂船、漁船、商船等各式船隻作業或航行錨泊破壞所致,且遇障礙後修復費時,甚有超過4個月始修復完成情形,影響離島民眾生活甚鉅。
其中,台馬第二海纜「淡水-東引」區段於2023年2月2日發生疑似遭受漁船下錨勾損事件,通訊網路服務緊急移由台馬第三海纜支應,惟台馬第三海纜「草漯-南竿」區段亦於2023年2月8日發生疑似遭受貨輪下錨勾損事件,維修作業須協調國際海纜船至事故發生地進行搶修,致離島通訊須轉由微波因應,期間又因微波頻寛不足,無法全面性涵蓋,導致馬祖1萬多戶居民家用電話、行動通訊及網路服務壅塞,無法通聯,嚴重影響政府機關、金融交易、醫療服務及交通運輸等運作。
報告指出,有鑑於連接台灣本島與離島的海底通訊電纜,攸關民眾生活與安全,NCC雖督導中華電信公司持續擴增微波備援系統容量,研發海纜保護區自動警告系統,即時偵測進入海纜保護區作業船舶,並介接交通部航港局自動識別系統,傳送告警訊息予各該船舶,同時通知海巡單位前往海纜所在海域巡護盤查等備援及防護機制。
不過,近年電纜受損案件頻傳,經函請NCC持續督導電信業者強化海底通訊電纜防護措施,以確保離島軍民通訊網路正常穩定運作。據NCC回覆說明,「已督導電信業者透過多重防護機制降低海纜受損之風險,包含辦理訊務疏轉演練及抽換障礙率較高區段之海纜等措施,並擴增台馬微波備援系統容量,後續將持續督導電信業者強化海纜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