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習近平挑中國使館被炸25週年訪塞 外交部:挑戰西方意味甚濃

外交部送交國會的書面報告指出,習近平選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於科索沃戰爭期間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25週年的時機赴訪,挑戰西方的意味甚濃。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握手。 (路透)

外交部送交國會的書面報告指出,習近平選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於科索沃戰爭期間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25週年的時機赴訪,挑戰西方的意味甚濃。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握手。 (路透)

2024/05/13 09:18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日邀外交部、國安局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訪歐後國際關係變化對我國安之影響」進行報告。外交部指出,習近平選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於科索沃戰爭期間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25週年的時機赴訪,挑戰西方的意味甚濃。

外交部書面報告提及,歐盟逐漸凸顯歐中關係為「對手」的論述。歐盟在2019年「歐中關係戰略展望」政策文件中,將中國定位為合作夥伴、經濟競爭者及體制對手,惟雙方關係在2021年中國對關切中國新疆人權狀況之歐盟機構及歐洲議會議員施以反制裁後,急速惡化,並導致「歐中全面投資協定」(CAI)的批准程序遭歐洲議會凍結。

外交部表示,歐盟目前仍維持上述對中國三面向的定位立場,惟近期執委會持續在經濟安全方面,採取更強硬立場,並對中國非市場體制的作為,施以反制措施,包括對中國製造的太陽能板、電動車、鋼鐵等啟動貿易調查。另外,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近日在英國牛津大學演講中,也表示中國在製造、軍事實力與科技發展均係歐美之「對手」(rival)。

外交部指出,法國欲展現歐盟對中國的一致立場,邀請馮德萊恩主席出席三方會談。習近平於2019年訪問法國期間,總統馬克宏曾邀請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及歐盟執委會主席雍克(Jean Claude-Juncker)共赴巴黎參加「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並會晤習近平,會後四方舉行聯合記者會並發布會後新聞稿。

2023年4月,馬克宏與馮德萊恩共同訪中會晤習近平。此次馬克宏再次邀請馮德萊恩及德國總理蕭茲(OlafScholz)共同會晤習近平,意在彰顯歐盟對中國的一致立場,惟蕭茲並未參加。但習近平以離法後訪問與中國關係密切,且與西方國家常唱反調、立場鮮明的匈牙利及塞爾維亞予以回應。

外交部分析,塞中提升至中國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夥伴關係、匈中亦建立「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藉此對歐洲展示實力的意味濃厚。習近平此次訪問塞爾維亞是其10年內第2度造訪,期間除與塞國總統武契奇進行高層會晤,雙方並簽署聯合聲明,以及就共建「命運共同體」等包羅廣泛的內容達成29項協議,充分凸顯塞國的親中立場。

外交部強調,習近平選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於科索沃戰爭期間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25週年的時機赴訪,挑戰西方的意味甚濃。此外,匈中宣布建立「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顯示雙邊關將漸自經貿層面,提升至政治安全面向,反映中國盼持續提升對歐洲影響力的意圖。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據美國高層官員披露,2023年羅斯進口晶片逾90%來自中國,最後一季進口的工具機則有70%來自中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中後,於4月26日舉行記者會,強調中國提供俄羅斯生產彈藥所需的機具、零件及晶片,用以侵略烏克蘭。因此,歐方冀盼中國勿向俄羅斯輸出軍民兩用物資,甚或利用其對俄國影響力結束戰事,中方恐難如願配合。

外交部提及,法國延續關切東亞情勢的立場,在法中元首聯合記者會上,法國總統馬克宏在聲明中提及,對「海峽兩岸」及北韓等東亞危機與緊張態勢的擔憂,延續法國2023年在法澳、法日2+2外防長會談支持台海和平穩定,以及2024-2030七年建軍法案」(LPM)維護台海自由航行權的一致立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