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公民權」憲法複決未過 投票前夕錯假訊息充斥
投票示意圖,與文無關。(資料照)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這次與九合一地方選舉合併舉行的「18歲公民權」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並未通過,而且有效同意票與不同意票差距不大,令外界關注。專門研究假訊息的民團「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在投票前夕曾經公布分析指出,選前出現諸多錯假訊息,包括宣稱18歲公民權是「屁孩領導國家」、「1450陰謀」;或稱「只要25%同意票就通過」,空白票會被做票等以偏概全、引起負面情緒的資訊操弄。
上週六台灣史上首次交由公民複決的修憲案,經統計投票率58.97%、共計1134萬5932票,有效同意票564萬7102票、不同意票為501萬6427票,同意票未能通過本次選舉人總額之半數(961萬9697票),修憲公民複決結果為不通過。這項結果令外界關注,有美國學者對此感到意外,並指反對票超過5百萬票,台灣似乎和世界上其他民主國家「有不同的選擇」。
民團「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在投票前一天,公布前一週錯假訊息情況。其中,在社群網路上出現例如「18歲公民權,要領票而且要投反對,因為只要25%同意票就通過,而且空白票會被做票」、「拒領公投票是1450的計謀」、「不領票、投廢票會增加公投案通過的機率」等資訊操弄。另外也有「兒子拿不到錢就打死父親」的可疑訊息,「選前同時傳播」,可能引起對於世代認同、家庭衝突的情緒反應,增加對年輕世代的負面情緒。
民團指出,這次「18歲公投權」是「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是我國第一次的「修憲公民複決」,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其通過門檻是「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而公投案的通過門檻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9條,「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公民複決依據《憲法增修條文》、公投依據《公投法》,通過門檻完全不同,訊息中對於門檻的說法,不論是認為「拒領公投票,公投就不會通過」,或是認為「要領票,否則25%同意票就會通過公投」,都是錯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