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接受專訪 點出台灣與中國最大不同
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18日正式掛牌。(取自外交部推特)
〔記者楊丞彧/綜合報導〕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18日正式掛牌運作,首任駐立陶宛代表由原駐拉脫維亞代表黃鈞耀出任,黃鈞耀在立陶宛俄文媒體19日刊登的專訪中指出,立陶宛的經商環境頗具競爭力,台灣希望建立穩定且有機的經貿關係,且不因任何原因中斷。報導指出,台灣透過這個方式強調與中國的不同,中國經常被西方指責以經逼政。
黃鈞耀首先表示,很高興能發展並強化立陶宛與台灣之間的關係,也感謝立陶宛許多來自政府部門、國會和私部門友人的支持和友誼。黃鈞耀強調,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意義重大,這明確標示了技術從台灣而來、商貿活動由台灣人進行,台灣是個更有利於交流的名稱。此外,代表處名稱也反映了兩國在經濟與文化交流上有巨大潛力,代表處將強化在經濟、文化、教育與科技領域的合作。
記者問到,以台灣為名是否想傳達政治訊息?黃鈞耀回應,台灣並不想將注意力擺在地緣政治挑戰上,台灣代表處的任務是建立可長可久的雙邊關係;台灣與很多國家都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所以我們首要目標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強化經貿關係與政府間交流。台灣專注於與國際社群間搭起橋梁、建立關係,也將盡最大努力強化這些關係。我方對良好的雙邊關係正面看待,並將維持台灣與立陶宛政界的友好情誼。
展望與立陶宛的經貿互動,黃鈞耀首先強調台灣與立陶宛都信仰自由經濟,政府之間可透過民主制度促進直接對話與商業談判,我方期盼建立穩定且有機的經貿關係,且不因任何原因中斷。而立陶宛經商環境為頗具競爭力,國民普遍受過良好教育,極富創業精神並有堅實工業基礎,以上條件都有利台灣企業到此創造就業機會;此外,優質的飲品與農產品也極具吸引力。
黃鈞耀也提到,9月中我國與立陶宛進行線上商貿夥伴媒合,促成55場遠端會議,預計將為雙方帶來1700萬美元(約台幣4.7億元)商機。10月底我國中東歐經貿考察團訪問立陶宛,期間也進行了共計280場次的商務會談。
至於我國考察團到訪時,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奧茉娜曾表示,希望能在立陶宛製造半導體,黃鈞耀則表示,我國政府已委託專家小組評估商業環境和產業優勢,可能明年會進行評估。半導體產業的供應鏈非常複雜,但台灣是全球唯一涵蓋半導體供應鏈所有環節的國家。找出如何為立陶宛想發展半導體的企業提供系統並確保可行,仍需要時間與經驗,台灣會盡其所能幫助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