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外委會壓倒性通過 建議歐盟正名「台灣辦事處」
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1日壓倒性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草案及修正案。(歐新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1日壓倒性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草案及修正案,為首份探討歐盟與台灣政治與合作關係的報告,建議將歐洲經貿辦事處正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並嚴重關切中國對台灣的軍事施壓,敦促歐盟執委會應採取更多行動。
歐洲議會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外交委員會以60票贊成、4票反對、6票棄權,壓倒性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草案及修正案,交付歐洲議會全體會議表決。報告主張歐盟與台灣應建立更緊密、更牢固的夥伴關係,並指台灣是歐盟在印太地區的重要夥伴和民主盟友。
報告提到,歐盟各國應各自簽署協議提升對台灣的政治關係,也鼓勵歐盟加強與台灣的官方交流,亦包含最高層級的交流,並提議歐盟駐台的歐洲經貿辦事處(European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應正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European Union Office in Taiwan)。
報告建議,歐盟應積極主動與國際合作,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民主,並敦促中國停止破壞對台海穩定的行動。此外,也強烈主張台灣應以觀察員身分全面參與國際機構如世界衛生組織等的會議、機制與活動,並敦促歐盟加強在防疫上與台灣的合作。
報告人瑞典籍議員魏莫斯(Charlie Weimers)表示,這是歐洲議會史上首份的歐台關係報告,發出了一個強烈訊息,即歐盟必須加強與台灣的關係,並尋求與台灣全面加強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