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讓台灣更具韌性面對各種疫情 未來政府施政重中之重
賴清德強調惟有朝野共同正視疫情下帶來的問題跟改變,從因應單一的健康問題,擴大整合至各種施政面向的管理及公共服務的提供,並強化因應系統性風險,才能夠為城市與社會帶來幸福與值得期待的疫後未來。(總統府提供)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賴清德副總統今中午以錄影方式為「2021天下城市線上高峰論壇」致詞,強調惟有朝野共同正視疫情下帶來的問題跟改變,從因應單一的健康問題,擴大整合至各種施政面向的管理及公共服務的提供,並強化因應系統性風險,才能夠為城市與社會帶來幸福與值得期待的疫後未來。他也期勉大家團結合作,攜手打拚,將台灣打造成為韌性、安全、可信賴的智慧國家。
賴清德說,自從爆發COVID-19疫情至今將近2年,台灣的防疫一直備受肯定,即使今年5月因為變種病毒入侵,臺灣陷入本土社區感染危機,也在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合作,與全體人民團結防疫之下,現在已經獲得控制,這在全世界來說,真的是相當難得的成績。
他指出,總的來說,從即時抵擋2020年初國際疫情開始,到快速壓制今年5月份的本土社區疫情,台灣能夠做好防疫,就是因為由2300萬台灣人民所組成的「防疫國家隊」,透過社會、組織、公私部門、社區與個人的組織性力量,不斷地在變動的危機與情勢當中,提升承受壓力與成長茁壯的能力。
賴副總統說,因為大家共同發揮「利他」的精神,即時地回應疫情中面臨的各種挑戰、有序地在防疫作為與社會經濟活動之間求取平衡,幫助弱勢族群度過疫情難關,同時守護尊重多元、自由人權和公民參與等重要民主價值,才讓台灣逐步邁向理想中的「韌性」社會與城市。
他認為,在疫情之下,許多源自社會結構性的問題,也會被凸顯甚至加劇,譬如貧富不均、人口老化、城鄉差距、環境惡化,氣候變遷等等,這些都是國家和城市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如何在疫情當下一一克服這些困境,在防疫跟經濟復甦的同時,兼顧永續平衡,建構更強健的社會安全網,開創出更具有韌性的發展模式,確實相當考驗國家與城市領導者的治理能力。
副總統並舉衛生醫療方面,台灣就面臨健保收支不平衡、老齡人口長照需求、防疫物資與疫苗等產業能量不足等問題,導致難以百分之百確保國家防疫安全。因此,如何秉持減少浪費、公平負擔、提升效率等原則,推動健保改革、加速布建長照服務體系、積極投入生醫藥產業與口罩、疫苗等防疫關鍵戰略物資的發展,讓台灣更具有韌性,面對未來可能的各種疫情,將是未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賴清德強調,惟有朝野共同正視疫情下帶來的問題跟改變,從因應單一的健康問題,擴大整合至各種施政面向的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提供,並強化如因應氣候變遷等複合式災害的系統性風險等,我們才能夠朝向更具韌性及永續發展的方向前進,為城市與社會帶來幸福與值得期待的疫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