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G7和NATO政軍夾擊北京 學者:下階段重點是東協

國策研究院今舉行「G7、NATO、美俄峰會與台灣戰略定位」視訊座談會。(翻攝自會議畫面)

國策研究院今舉行「G7、NATO、美俄峰會與台灣戰略定位」視訊座談會。(翻攝自會議畫面)

2021/06/17 12:17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國策研究院今舉行「G7、NATO、美俄峰會與台灣戰略定位」視訊座談會,國策院董事長田弘茂開幕致詞並主持會議,邀集多位學者參與,就國際新局與台灣應對發表短講並交流。學者專家指出,3大峰會顯示美國拜登政府以「從世界走向中國」的戰略已有小成,下階段觀察重點是全球民主峰會和東協發展,台灣方面則應深思運用此趨勢和國際增加互動。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表示,G7峰會除七大工業國領袖與會之外,還有澳洲、韓國、南非和印度等領袖參與,歐盟、聯合國和世衛等國際組織領導人也參加會議。這些出席者說明了這次峰會的特別意義,是全球民主國家的協調行動,在美國主導下跨出極其重要的一步,釐清未來全球議題的內容、方向與路徑圖。

董立文並指出,中共官方反應淡化,顯然想裝作若無其事、大事化小,不希望中國人民知道這件事情。而從媒體反應和評論來看,中共對歐洲國家對中政策的轉向,以及美歐抗中的問題,其實看得非常透徹與悲觀,此前中國智庫更已有多篇報告分析預測,美歐同一陣線將對中國不利。董立文說,G7也確認,處理中國關係的三項層面分別為合作、競爭與對抗,而對比過去,合作的作為與聲音已大幅縮小;競爭與對抗的作為與聲音大幅增加。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接著解析,G7之後接著登場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蘇強調,NATO擁有30個成員國,是全球最大的集體防衛組織,在公報內首次將中國定位為對國際秩序的「系統性挑戰」,標示出北約安全防衛的重新定調。而這和G7自經濟方面的整合應該連在一起看,可視為強調同盟的「拜登主義」逐步浮現輪廓並落實。

蘇紫雲說,兩大峰會連結美歐主要國家,產生政治、經濟、軍事複合效應。對台灣來說,台海安全受到認同;對中國而言,G7和NATO可說是「五箭針對中國」,包括人權、疫情起源調查、違背市場性的經濟、軍事上的系統性安全威脅和假訊息等非傳統領域,顯示西方民主國家集團對中國展現政軍夾擊,帶給北京更大挑戰。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則分析接下來的美俄峰會,俄羅斯戰略目標是要美國不能輕視俄羅斯、而且要拿俄羅斯當對手,讓美國承認俄羅斯的重要地位,可說有這場峰會,俄羅斯的目的已達成,「俄羅斯也是大聯盟一員」。張國城也指出,站在俄羅斯的角度,中國若和美國起衝突,但不到戰爭的程度,對俄羅斯是最有利的。俄羅斯也不可能為了中國而和美國為敵,但俄羅斯會繼續作為中國的主要能源供應者之一,增加它對中國的影響力。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和民進黨立委蔡適應則提及台灣如何應對此國際局勢。宋文笛指出,美國拜登政府的合縱西方以「從世界走向中國」的戰略,如今已有小成。美國在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穩住陣腳之後,下一步觀察點便是全球民主峰會和東協競逐。拜登宣傳多時的「民主峰會」,如何在強度和廣度中間取捨,值得觀察,「哪些國家能參加?多民主才算夠民主?」需有凝聚力又不淪為大拜拜恐費思量。

宋文笛提出的第二觀察點是東南亞,他說,東南亞是中國天然的潛在勢力範圍,也是美中影響力消長的重要試金石。在中國一帶一路的經貿利益投注之際,西方除了道德呼籲和G7承諾但尚未落實的「為世界更好地重建」基礎建設研究計畫,是否還有其他實際協助當地治理能力及深化自由民主價值連結的方式,將是下階段的重點。

蔡適應同樣點到東南亞的重要性,他表示,台海問題國際化之後,台灣應深思如何運用此趨勢和國際增加互動,而既有的新南向政策能不能和美歐的計畫對接更加重要。蔡適應也提到,東協未來相關的發展,會不會延續美歐共識,在相關文件或會議中提及台海和平重要性和支持飛越航行自由等,若能在東協也出現,對台海安全非常關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