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交鋒》學者高長:兩國在經貿領域較可能有共識
兩岸圓桌論壇協會今日舉辦「美中新關係暨大陸兩會後之兩岸關係發展與前瞻」座談會。前陸委會副主委、東華大學公行系榮譽教授高長表示,美中或許在經貿領域最終會達成共識。(記者吳書緯攝)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美國與中國的國安、外交首長會談18日在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市登場,在當今美中關係緊繃的局勢下,各界關切會談結果;前陸委會副主委、東華大學公行系榮譽教授高長表示,美中或許在經貿領域最終會達成共識,而台灣在對中國貿易依賴程序增長下,做不到對中國經濟脫鉤,如何在穩定環境下讓台灣經濟發展,兩岸關係是關鍵因素。
兩岸圓桌論壇協會今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美中新關係暨大陸兩會後之兩岸關係發展與前瞻」座談會,邀請多位學者、政界人士與會。高長表示,美國在前總統川普執政時期,對中國進行貿易、科技制裁,目前90%中國對美輸出都被課徵懲罰性的關稅,可以說是「窮追猛打」
然而,高長認為,拜登政府或許有可能調整貿易制裁,但不是馬上,而在科技制裁,維持川普時代做法可能性相當高,然而若繼續科技制裁,也要有中高階、中低階之分,若繼續制裁,美國的大企業也會受到傷害,內部壓力會讓拜登政府有所調整。高長表示,中國已經在會談前表態,台灣、香港、新疆問題不在這次會談處理,未來要有共識也很難,在經貿領域上產生共識較有可能。
至於中國,高長分析,中國在「十四五」的規畫已經說明一切,第一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第二是擴大對美國以外的出口,另外也要產業創新,科技自立自主,試圖擺脫美國制裁。
對於台灣而言,高長說,美國試圖恢復科技領域霸權,中國極力要突破美國封鎖圍堵,台灣夾在中間,台灣的半導體小有實力,是兩方拉攏對象,台積電就是一個例子,但台積電夠大,不會有「選邊站」壓力,但對其他企業或是台灣而言,將來面臨選邊站的問題。
高長表示,川普時代強調美中經濟脫鉤,我政府立場也是避免對單一市場過度依賴,故推動「新南向政策」,但是新南向政策的效果「大家都很清楚」,台灣跟中國經濟依賴度非常高,馬政府時代就已被當時的在野黨批評,但反而現任政府的依賴度更高,因此經濟脫鉤問題做不到,跟中國經濟往來要如何在穩定環境下繼續發展,讓台灣經濟處於有利發展條件,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