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急推數位身分證疑有程序瑕疵 民團將陳情監院

內政部預計於明年10月起全面陸續換發新版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2023年3月前完成全台2359萬人的換證作業。(圖為參考樣張並非定稿、圖取自內政部網站)

內政部預計於明年10月起全面陸續換發新版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2023年3月前完成全台2359萬人的換證作業。(圖為參考樣張並非定稿、圖取自內政部網站)

2019/09/09 20:26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內政部預計於明年10月起全面陸續換發新版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惟台權會等民間團體認為,目前台灣還沒有完善的個資保護制度,內政部又在尚未完成評估前逕行招標卡片印製,無疑有程序瑕疵。民團將向監察院遞交陳情書,訴請監委調查數位身分證推動程序。

內政部預計於明年10月起全面陸續換發新版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取代已使用近15年的紙本國民身分證。內政部預估將在2023年3月前完成全台2359萬人的換證作業,計畫總經費約48億元,希望讓全民一同邁向智慧政府的創新服務紀元。

台權會數位人權專案經理何明諠今受訪指出,台灣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個資保護制度,雖然有個資法和戶籍法,但個資法規範模糊,許多細節有待解釋,戶籍法也沒有針對數位身分做出規範,此外更沒有專責機關在執行落實這些法律,使得法制面不僅停留在紙本身分證思維,遇需法律解釋時更是各自為政。

何明諠說,一人一號的身分配發本身就是政府監控性質很強的制度,透過個資的整合,已讓人民在政府面前相對透明,現在雖很難回到過去沒有身分證的社會,「但至少可以不要再擴大」。

何明諠進一步解釋,即使撇開國家監控問題,國家若配發具備數位身份驗證功能的卡片,未來就可能推行越來越廣,因為國家擔保的數位身份,「對各行各業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事」。但對於這種「透過侵犯個人隱私達成行政或商業上的便利性」的風險,在台灣缺乏明確立法和主管機關的情形下,「現在的政府卻只願意口頭保證,更難講以後的政府會如何」。

何明諠也指出,內政部6月將數位身分證印製案發包給中央印製廠,但按內政部規劃案時程,規劃案成果應在9月底、10月初方能完成,如今規劃案顯然尚未完成,也未與公民社會進行討論,「我們理想中好的民主程序是,這麼重大的政策,規劃出來後也該和公民討論,現在卻不是,難道要強迫先上車再補票嗎?」

台權會、司改會與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等民間團體,明(10)日將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內政部立即公開規劃報告,並將向監察院遞交陳情書,訴請監察委員調查數位身分證至今為止的推動程序是否有瑕疵,並應廢棄程序上有瑕疵的相關決議、招標,及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