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美金債券怎流入國民黨? 黨產會詳查諸多疑點
國民黨放在中國信託銀行的美金公債,黨產會發現國民黨持有比例竟高達95%。(資料照)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行政院黨產會立案調查國民黨持有的美金債券,查出民國36年第二期美金公債,其會計價值等同現金,可做為銀錢業者放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但國民黨持有比例卻高達95%,黨產會現正調查是否「公的東西流到黨的手中」。
據黨產會最新調查,第2期美金公債共發行2900萬元,國民黨所持有的2500萬元美金債券,是在民國36年10月拿到,另外的400萬元美金債券,則由央行「中籤回收」分三期、各5%買回,總共回收15%,買回部分已被銷毀。
黨產會委員強調,在國共內戰兵荒馬亂時代,國民政府指示省或私人銀錢業者,攤派購買美金債券,同意可當作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使用,那黨產會就必須調查民國37至40年期間,在中央銀行第二期美金公債的存備情況。
「有發現諸多疑點!」黨產會委員透露,國民黨擁有的美金債券是民國36年入手,有高達9成5比例,但調查中央銀行售出狀況報告卻顯示,截至民國37年初為止,第二期美金債券央行只賣出幾百萬張,「時間點根本對不上」。
委員質疑,在數量上更有疑慮,國民黨擁有高達2500萬元的美金債券,那當初銀錢業者放在央行,做為存款準備金使用的美金債券,若都不在央行內,可能原因會是「錯誤交接」嗎?
據了解,黨產會另外已掌握,當年有一批第二期美金公債沒有對外發行,下一階段正著手尋找這批「失落的批號」,也不排除派人赴中國進行調查,及釐清該案是否與沉沒的太平輪有關。
黨產會委員抽絲剝繭分析說,整件事至今疑雲重重,當年有能力認購的是銀錢業者,國民黨怎有辦法拿出鉅資向國家購買美金債券,原本銀錢業者原留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到底會是去了哪裡。
黨產會指出,調查是為了釐清歷史真相,將持續調查一切不合理之處,國民黨主張以此美金債券抵償八‧六億元追徵價金,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已規定,反攻大陸未成功前,該批債券「形同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