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會議總結登場 法官協會籲「緩慢而堅定」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總結會議今天上午在總統府登場。(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總結會議今(12日)登場,攸關台灣未來司法政策走向,法官協會發表聲明直言這場會議不該只是一場仲夏夜的煙火盛宴,呼籲主導司改者體會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石柱下烏龜所象徵的意義:「緩慢而堅定(slow but steady)」!
法官協會指出,1999年前總統李登輝召開了一場為期三天的全國司法改革會議,2017年8月12日,由蔡英文總統召開的全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也將落幕,這18年中,「司法」仍然是台灣社會亟欲改革的對象,甚至「法官」在一般民眾心中的形象更差了。
法官協會坦承在法官群體中,確實有極少數的害群之馬,但絕大部分的法官都非常認真,也都全力支持、實踐這18年來的制度改革。
光是2016年,2022名法官共審理335萬832件案子,平均每位法官每月必須處理高達138件案件,大幅犧牲家庭、嗜好、交遊、休閒、甚至睡眠、用餐時間,日日夜夜閱覽案卷、撰寫判決,甚至值班訊問到天明,非常辛勞。
法官協會表示,在三權分立中,司法必須相對的「消極」、「沈默」、「獨立」,法官則被要求「冷靜」、「慎思」、「中立」,在重大矚目案件中,法院必須與一時的輿論、民意相左,不可避免換得民眾的批評與嘲諷,但也因為司法的存在,台灣才能走向「以法治國」的法治社會,不必擔心半夜被人突然帶走。
話鋒一轉,法官協會意有所指寫到「絕非標榜改革之名、一昧以打擊現有制度或指責特定人作為主要目的」,痛陳有委員偏離原來的司改方向,公開指責一定比例的法官收受賄賂,讓沈默付出的全體法官所無法接受。
文末,法官協會指出大多數法官對於這塊土地的認同、疼惜,絕不亞於任何人,所以司法改革不該只是一場仲夏夜的煙火盛宴,當我們一再援引外國法制作為改革參考的同時,也不妨深刻體會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石柱下烏龜所象徵的意義:「緩慢而堅定(slow but st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