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人濟世的白恐受難者 有賴轉型正義洗冤
「醫人治世的先覺者─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開幕記者會,文化部長鄭麗君(左3)、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左4)與受難者家屬一同參觀特展。(記者胡舜翔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在白色恐怖年代,有一群醫師,不僅醫人還濟世,展現「上醫醫國」精神的這些醫師,他們的青春與生命卻被白色恐怖所吞沒。今天(15)是解除戒嚴的第29週年,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今天舉行「醫人治世的先覺者─白色恐怖時期醫生群像特展」,展現14位醫師受難者與家屬的生命故事,以及迄今仍無處訴說的冤屈。
1950年代與許強、郭琇琮、胡鑫麟台大醫師一起捲入台北市工作委員會案的蘇友鵬醫師,現今已高齡90歲的他回憶,只因西裝外套內被查出一小冊魯迅《狂人日記》,在台大醫院被捕,並被判刑10年,「我活到現在做歷史的見證人,見證台灣二次世界大戰後再度被殖民的悲哀歷史!」
蘇友鵬指出,白色恐怖整整38年的時期,總共有2萬9407件受難者的案件,這些人只是因為不支持當時國民黨政府反共抗俄的策略,就因此獲罪,「這些案件後,有多少人被犧牲、被抓,台灣被『光復』後,有多少人面臨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哀鴻遍野、草木皆哀?」他進一步說,台灣現在最悲哀的就是過去打著「反共抗俄」名號的人,「現在卻是跟中共合作要滅台!」
「父親被捕時,我還沒出生;他被槍斃時,我才5個月大。」被蔣介石大筆一揮、從有期徒刑變為死刑的醫師黃溫恭,被槍決時年僅33歲,黃溫恭么女黃春蘭指出,父親並不是缺席,而是不曾存在,直到被政府扣留的5封遺書回到手上後,「我看到遺書時,那是我和父親最初與最終的連結。」
黃春蘭表示,當時父親黃溫恭基於知識分子的使命感,為極權政府對台灣人的惡行惡狀發聲,因此遭禍,父親死後,警總特務對其一家人嚴密監控,「我母親後來失智,卻仍瘋狂檢查自己身分證是否帶在身邊,以隨時面對警總的盤查。」甚至大學成績優異的黃春蘭,申請赴美留學,也遲遲未能拿到出國許可,其留學夢就此終結。
鄒族醫生第一人、高一生同母異父兄弟的杜孝生(博尤.特士庫),因湯守仁案被判刑15年,杜孝生之子杜銘哲回憶,父親出獄後更是苦難的開始,因白色恐怖受到嚴格監視的他們一家,被迫放棄阿里山的土地、家產、所有族人的聯繫,遷徙到漢人社會的他們,又受到全面性的文化與自我認同的衝擊,「自小,我就被漢人叫『青番仔子』長大。」
黃春蘭和哥哥黃大一在會中強烈表示,政府應該盡速落實轉型正義,黃春蘭要求政府必須公布加害者的姓名,「蔣介石就是殺害我父親的凶手,我希望能更正所有關於蔣介石的圖騰文字。」黃春蘭也主張中正紀念堂應該集思廣益後更改名稱,「大家才能從白色恐怖的傷痕療癒。」杜銘哲也認為,如果台灣要往偉大的國家前進,唯有落實轉型正義一途。
「每次來到人權園區,每每駐足在紀念碑悼念前輩,看到每塊碑代表的年輕生命,竟在燦爛青春時受到這麼巨大苦難。」對白恐受難者深感不捨的文化部長鄭麗君今日出席展覽開幕活動致詞時不禁流淚,她哽咽地說這14位醫師前輩救人救世,在彼時醫師也扮演當時社會先行者、思想啟蒙者,這些醫師僅因閱讀左派思想書籍就入獄獲罪,其中還有8位被判死刑。
鄭麗君感性表示,自己求學時能自由研究左派哲學思想、參加學運,「這群受難前輩走過如此苦難的歷史,讓我們現在的世代才能生活在擁有自由、民主與公義的社會。」
鄭麗君強調,轉型正義的實踐絕對不會只是口號,會透過史料調查、法令平反、加害者責任的釐清等多線、跨部會進行,對於中正紀念堂轉型,她說會舉行討論會,「絕不會有任何的迴避」。
「醫人治世的先覺者─白色恐怖時期醫生群像特展」即日起至明年2月19日在景美人權園區舉行。
「醫人治世的先覺者─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開幕記者會,文化部長鄭麗君(左)、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參觀特展。(記者胡舜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