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陰短暫雨

臺北市 15-19 ℃

清朝最後武舉人黃耀南故居 擬設文化村活化

黃耀南故居前方,擺置過去練功的大關刀。(記者陳冠備攝)

黃耀南故居前方,擺置過去練功的大關刀。(記者陳冠備攝)

2016/06/07 08:00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彰化縣埔心鄉保有縣內最完整的客家部落,其中清朝最後武舉人黃耀南故居,歷經三朝政府統治的百年建築,雖未列入古蹟,黃家子孫對古厝仍維護有加,不過後代相繼搬離,缺少壯丁維護,黃家子孫遂提議,成立「客家文化村」活化保存。

武舉人故居是單落雙護龍的三合院建築,新潮的白色拜亭是昭和年間改建的結果,亭內兩旁放有武舉人練功用的「大刀」和「石鎖」,中堂上方橫掛著清光緒皇帝御賜的「武魁」匾額,故居旁另有兩棟三合院建築,各有保留百年建築之物。

黃耀南孫子興賢書院主委黃達雄表示,黃家子孫開枝散葉於全球各地,每逢清明三、四百名子孫返鄉祭祖,看到祖厝輝煌無不感到光榮,但是隨著後代子孫都不再住在古厝,缺乏管理下,苦惱找出保留之道。

黃氏宗親祭祀公業管委會將討論

黃達雄也說,早期沒有古蹟保存觀念,眼睜睜看著爺爺黃耀南的祖墳遭鏟平,幸好有撿回不少遺物保存,為了不想再重蹈覆轍,因此有了將祖厝活化,成立文化村的概念,日前向客委會申請「生活文化及產業環境營造輔助計畫」,但卡在土地共有問題,近期黃氏宗親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將開會討論。

埔心鄉客家聚落文化亮點計畫主持人吳夢娟表示,埔心鄉為彰化最大群福佬客聚落,不只武舉人故居,還有南昌堂、張家古厝等都是此計畫的照顧重點,而這些古厝都面臨,後代不再居住與文化紀錄流失的危機。該計畫五百萬經費,將首重閒置空間改善,達到活化古厝之效。

埔心鄉長張乘瑜表示,「活化古厝」不影響現有居民居住,在專業維護下更能保存歷史價值,武舉人故居佔地約七分地大,平時就經常舉辦客家祭典,相當樂見成立客家文化村,未來將繼續推動張家古厝為客家故事館,黃三元故居為歌謠博物館,並結合當地觀光農場,規劃自行車路線,推廣客家文化與地方產業更便利。

黃耀南故居中堂上方懸掛光緒皇帝御賜的「武魁」匾額。(記者陳冠備攝)

黃耀南故居中堂上方懸掛光緒皇帝御賜的「武魁」匾額。(記者陳冠備攝)

清朝最後一位武舉人黃耀南故居,白色拜亭帶有濃濃日式風格。(記者陳冠備攝)

清朝最後一位武舉人黃耀南故居,白色拜亭帶有濃濃日式風格。(記者陳冠備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