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生態教育
2016/05/22 08:00
台南「鳳凰花會」推動校園種植鳳凰木活動,今年已有三所國小響應,畢業生種下鳳凰花幼苗,不但是對未來學弟學妹的一種傳承,也連結了台南曾是「鳳凰花城」的美好記憶,這是最好的生態教育,也是最好的成長教育。
而在此同時,過去一年來,台南有九國小的學童投入蝴蝶生態養成的工作,昨天三百位學童齊聚展現成果,在現代社會能夠如此近距離且長時間的去觀察蝴蝶生態,投入這項工作的人有心,而參與的小朋友則是有福了。
台灣近年來大幅發展工商業,城市化的腳步也加快,尤其是三C通訊及影音環境的飛快發展,不少學童不但生長在都市叢林中,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不然就是埋首於手機遊戲中,不願去看自己的生長環境。
就像昨天安平國小校長林泓成所言,台灣素有蝴蝶王國美稱,但工業化以來,環境汙染日趨嚴重,導致台灣蝴蝶種類逐日下降,如今台南有九所國小有機會建置蝴蝶園,學童不只是比別的小朋友更有機會認識蝴蝶,也會藉由這樣的生態教育,培養對大自然的關懷。
而推動「畢業了,我們一起來種鳳凰花」活動的「鳳凰花會」,透過這個活動也宣示了一個跡象:台南市區的鳳凰花不像以前那麼多,許多校園裡甚至沒有鳳凰花,對於這一代共同的記憶:「鳳凰花開就是畢業離別時」,出現「斷層」的警訊。
植樹是一種生態教育,也有助於成長經驗及記憶的延續,希望看到有更多的人願意投入這樣的活動推廣,就會有更多有福的孩子,接觸到生態的重要。(記者唐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