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食安把關 成大擬建篩檢平台
2016/05/01 08:00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有鑑於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成大校長蘇慧貞昨日透露,學校正著手研擬「食安篩檢平台」,讓食安資訊與快篩技術可以更親民化,提供各機構單位及一般大眾易於取得所需,也讓學術資源更廣泛運用於社會,打造「台南品牌」認證公信力。
結合資訊與快篩技術 方便大眾取得
蘇慧貞表示,目前各式篩檢認證或快篩技術運用不算少,但多數民眾仍不知哪裡可取得完整資訊,或平價付費篩檢服務。成大已擁有相關研究學術資料與運用技術,可整合建構食安篩檢平台,哪些是目前國內篩檢單位做不到或未做過的項目,都將是成大篩檢平台跑在最前面、先努力發展的方向,正進一步規劃中。
蘇慧貞指出,在研擬具體規劃前,校內必須先彙整資料與相關研究成果,分門別類依序整理,建構時程不宜急就章,原則上會有一個相當位階的校級單位,例如中心之類的組織運作,發揮全功能與最到位的品質服務。
建立公信力 校長:與國際認證接軌
她不諱言,目前高階檢驗昂貴,若能打造一個親民化的篩檢平台,為社會大眾食安把關多一層保障,且不僅是食品安全,蔬果農藥殘餘之類各式篩檢,平台也能提供服務。
除了提供親民化的篩檢服務之外,蘇慧貞強調,學術單位篩檢一定會與國際認證接軌,檢篩平台更可協助成為台南在地產品生產履歷認證的一環,進而打造「台南品牌」,有助於產業發展,為品質升級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