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北門東側 挖出甕城牆角

P2點發現了明顯的人造石頭基座,與北門城牆呈現垂直角度,因此推測是甕城與北門城牆的連接處。(文化局提供)

P2點發現了明顯的人造石頭基座,與北門城牆呈現垂直角度,因此推測是甕城與北門城牆的連接處。(文化局提供)

2016/04/23 06:00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北市府日前於國定古蹟北門的東側地底下發現清代遺跡,文化局前天文資現勘,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認定,明顯是甕城與北門城牆之間的轉角點,將用探地雷達找出甕城牆基,判定全部範圍。

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說,接下來就要決定是否要將這個範圍擴大成國定古蹟遺址。

至於是否會影響北門周邊規劃?田瑋說,有委員提議,根據《雅典憲章》,並考量到現實及技術,發掘的部分不開挖填回,僅做範圍劃定,未來忠孝西路有機會不通車就可以再開挖。

田瑋表示,三處開挖點分別為北門東側的P2點、西側P1點以及北側、位於馬路上的P3點,P1點地下發現有大塊的水泥基樁,判定為興建忠孝橋引道時被破壞,而P3點只有找到石條,推測是開挖水管時遭到破壞。

P2點則發現了明顯的L型、堅固的石造基座,與北門城牆呈現垂直角度,很明顯就是甕城與北門城牆的連接處,之後將用探地雷達往北側P3點調查,文化局盼可找到甕城延伸範圍,並利用甕城城牆所及之處、轉角點及北門推斷出甕城範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