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六姓老藝閣 僅沈姓未曾中斷

    下營洪姓的高蹺陣。(海墘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記者劉婉君翻攝)

    下營洪姓的高蹺陣。(海墘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記者劉婉君翻攝)

    2016/04/06 08:00

    〔記者劉婉君/下營報導〕下營上帝廟為六姓共管廟宇,早期每逢「三月扛大轎」,各姓都推派專屬的藝閣或陣頭參與,吸引民眾夾道圍觀,外地遊子也會趕回家鄉欣賞,但目前多數已因故中斷,僅沈姓的八仙閣、白蛇傳仍持續至今,未曾中斷。

    下營庄六姓包括姜林姓、陳姓、曾姓、沈姓、洪姓及什姓,什姓即是五大姓之外的其他姓氏,各姓分別推選三人,擔任下營上帝廟管理委員會的委員。

    早期每到「下營香」舉行期間,各姓分別出動自己的藝閣,所有角色均限各姓子弟才能參加,陳姓有七鶴陣;沈姓為八仙閣、白蛇傳,還有新編牛犁歌;姜林姓有西遊記、紡車輪;曾姓為八美圖、布馬陣、樊梨花征西;洪姓為高蹺陣及觀音救紅孩兒;什姓的藝閣名稱不明,根據一九七九年曾參與的下營區民楊淑美表示,當時什姓藝閣角色由八名孩童擔任。

    武德宮主委也是沈姓代表主席沈隆吉表示,早期香科期間,六姓的藝閣都會在遶境隊伍前面,陣頭則在各自廟宇的大轎前,八仙閣的角色由國小學童扮演,白蛇傳則是大人擔任,參與的都是本姓子弟。沈姓的藝閣堅持維持下來,藝閣和服裝都是保存數十年的文物,早期雕工、繡工相當細緻,平時妥善保存,直到香科前幾天才拿出來清洗、整理,也會一再叮嚀負責整理人員要小心謹慎,避免造成任何損傷,待活動結束後,整理完再重新收起,「珍貴的文物,一定要好好珍惜和保護。」

    現年六十四歲的下營區民陳文捷,年輕時熱愛拍照,十七歲那年,背著剛買的新相機在住家附近拍攝遶境隊伍,也為六姓老藝閣留下珍貴紀錄。今年香科前夕,陳文捷重新找出老照片,將昔日的藝閣故事傳承給兒子,也期待「有更多的老藝閣可以重回遶境隊伍。」

    沈姓的八仙閣。(海墘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記者劉婉君翻攝)

    沈姓的八仙閣。(海墘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記者劉婉君翻攝)

    陳姓七鶴陣。(海墘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記者劉婉君翻攝)

    陳姓七鶴陣。(海墘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記者劉婉君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