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青農返鄉種小麥 邀親子體驗收割

馬聿平(左)及馬聿安(右)兄弟在大甲推動小麥種植有成,並自創「十八麥」等品牌。(記者歐素美攝)

馬聿平(左)及馬聿安(右)兄弟在大甲推動小麥種植有成,並自創「十八麥」等品牌。(記者歐素美攝)

2016/03/01 06:00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大甲區馬聿平、馬聿安兄弟利用祖產九厘農地,七年前種植稻米及小麥,並自創「九厘米」及「十八麥」品牌,配合農業局輔導再生稻轉作雜糧,兄弟倆除了巡迴全國舉辦十場小麥野台,宣導本土小麥,昨並舉辦「採收小麥花」活動,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體驗。

馬聿平、馬聿安兄弟堪稱青年返鄉務農代表,兩人皆具有大學畢業的學歷,馬聿安更是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博士候選人,兄弟倆在大甲區耕作五甲地,除了種稻,也種小麥及薏仁,另與農友契作八甲地生產小麥,以供應全台近卅家麵包店業者烘焙使用,生產的稻米及小麥不僅擁有自有品牌,更連續兩年拿下大甲區稻米比賽冠軍,馬聿安並獲農委會全國百大青年農民表揚。

馬聿安說,「九厘米」是為紀念留下九厘農地的祖父,「十八麥」則是紀念一九一八年出生在中國湖南,因戰亂輾轉來台,從麵食文化轉為接受米食文化的祖母。

七年前返鄉務農是看到農業的機會,而且覺得好玩,現在是愈做愈有心得,產品強調「美好的食物經驗」,希望能透過體驗活動,讓更多人接觸及與本土農作產生連結,進一步食用本土農產品及生產的食物。

因此,他保留三分地的麥田,在二二八連假舉辦五梯次採收小麥花活動,吸引許多台北或嘉義等地家長帶著小朋友參與,大人小孩拿起鐮刀,合力收割尚未成熟的小麥花,綑綁成束後再帶回家倒掛晾乾,作為乾燥花,辛苦收割後再開心品嘗由本土小麥製成的麵包、饅頭等食物,感受食物的美好。

民眾全家遠從台北到大甲採收小麥花。(記者歐素美攝)

民眾全家遠從台北到大甲採收小麥花。(記者歐素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