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東勢歡慶新丁粄節 竹筒炮將亮相

師傅鄭明煌將竹筒炮進行磨平。
(記者李忠憲攝)

師傅鄭明煌將竹筒炮進行磨平。 (記者李忠憲攝)

2016/02/18 06:00

〔記者李忠憲/台中報導〕幾近失傳的客家竹筒炮,將在東勢新丁粄節亮相打響!為讓一年一度的新丁粄節增添過節氣氛,東勢在地師傅鄭明煌從小時候爺爺教導製作竹筒炮的鄉村記憶,用工具依古法手工完成「十二響客家竹筒炮」,將在節慶活動中施放,讓大家體驗客家傳統文化。

榮獲全國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的台中東勢新丁粄節,將於二月廿一日一連兩天熱鬧登場。其中客家早年鄉村才有的傳統竹筒炮,也將在活動中以「十二響客家竹筒炮」為名初次登場。

製作師傅鄭明煌表示,阿公在他小時候種水梨,為防止鳥類偷吃,又不想跟其他果農一樣,架網防鳥食,因此才用不具殺傷力的竹筒炮來嚇跑鳥類。另外,客家聚落為預防外人入侵,也會用此通報全村。他因小時候不愛念書,常到阿公的果園遊玩,耳濡目染下,將製作竹筒炮過程記下並如法炮製,直到上國中後就沒再製作,也鮮少人知道。

鄭明煌說,竹筒炮身須使用四至六年的孟宗竹,竹身夠厚才不會因爆炸而裂開,聲音也會十分宏亮。採回來後得將竹節間隔膜用鐵條穿通,並在竹身鑽洞。為讓竹筒更穩固,底部再灌水泥漿,接著將竹筒不平整處磨平,一個竹筒炮要花二、三天完成。所謂的「炮」可不是用火藥,而是使用遇水就會產生瓦斯的「電土」。在山城地區,電土是用來幫木瓜、香蕉催熟的好物,一般農藥行都買得到。

他說,竹筒炮完成後,只要先將些許電土從炮口丟入,再從鑽洞處倒進一點水,接著點火就會出現宏亮炮聲,十分安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