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公聽會 「性傾向」引爭論
十二年國教國小生活課程領綱召集人吳璧純(立者)說,不會把負責任、誠實「白紙黑字」寫上綱要,以免變成「教條化」。(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十二年國教「國民小學生活課程」領域綱要東區公聽會昨天舉辦,雖然「生活課程」是小一小二生的課程,領綱中亦未提及「性傾向」,惟「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相關領域的說明文字,卻引發現場家長「恐慌」大發作!
家長認為不妥 應刪除
公聽會昨天下午在慈濟中學舉行,分為高中國語文及數學等四個子場,其中國小生活課程領域子場,備受矚目,甚至還有網路直播,現場跨性同性支持學生與家長,雙方意見形成角力。
多位家長批,性平教育應刪除認識「性傾向」,認為「年紀小就學這個不妥」!認為小一、小二學生「都還沒認識自己」就認識性傾向?還認為同性戀會產生同儕模仿、「不能太早讓學生認識性傾向」,甚至還有人憂心這種性別流動、性別多樣理論、讓學生「不斷探索來認識自己」,將讓付出性病、懷孕的代價。
同性戀學子:應尊重
對此,慈濟、東華大學同性戀學生都說,自己是同性戀、身邊一堆人異性戀,他曾唸「女生為主的護專」,都沒「影響」他變異性戀,認為要刪除「性傾向」就是一種污名。
一名花蓮高中學生說,「性別平等法已通過十年」,但統計顯示「六成的同志曾自我傷害」,網路上仍流傳大量抹黑同志訊息。他強調,友善性別教育在挪威等北歐國家實施多年,跨性、同性社群希望藉由教育,讓她們獲得應有尊重。
召集人:綜合意見考量
主持人生活領域綱要召集人吳璧純、議題工作圈性平小組委員黃馨慧二位學者都強調,課程內容絕對是「適齡」學習。吳璧純說,國小一二年級生活課程領綱未沒提到性別探索、性傾向,家長團體「想太多」。
黃馨慧說,事實上性別平等教育法中有述及「性傾向」,在十二年國教議題工作圈中,針對外界各種意見都會綜合考量;針對家長憂心「多元性別探索」,也強調「國小一二年級絕對沒有要教這些」!她說,課綱的層面是大方向,現場家長、學生提到的,並非課綱討論的內容,而是第一線老師「怎麼教」的層面,各界意見都很重要,他們都會認真聽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