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珍貴老樹健檢 12株罹重症

蓮市明禮路有八株百年瓊崖海棠被列為「急重度危害」,農業處近期將再評估受損程度,採取適當的防治措施。(記者王峻祺攝)
農業處將優先治療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縣八十四棵珍貴老樹健檢結果出爐,其中十二株屬「急重度危害」,不僅染病嚴重,樹幹腐朽中空程度更高達三分之一,若不及時處理治療,民眾恐將跟百年老樹「道別」。農業處表示,目前將採「土壤燻蒸法」治療,防治菌根系、病土再度擴大,危及健康樹種。
十月份由縣府農業處委外檢測的縣內八十四棵老樹,平均樹齡五十歲,樹胸徑一.五公尺、高四.七公尺,樹種包括瓊崖海棠、樟樹、榕樹、桃花心木、鳳凰木、麵包樹、鳥臼、芒果、黃柿及番龍眼等十類。
經中華科技大學健康檢測後,教授胡寶元以樹幹內側腐朽情況,區分四級優先處理順序,第一優先處理(急重度危害)共十二株、第二順位(重度危害)二十三株、第三順位(中度危害)四十株,最後染病較輕微者共九株。
目前十二棵命在旦夕的珍貴老樹,被列入第一優先處理順序,其中八株是位在花蓮市明禮路上的百年瓊崖海棠,其餘則分布在花蓮市及吉安鄉等地的二株樟樹、一株鳳凰木及麵包樹。
胡寶元說,分級表主要以樹幹內側腐朽程度判別,樹木外表通常看不出病兆程度,必須透過應力波(聲波)偵測病蟲害狀況,若腐朽嚴重並出現靈芝子實體,則需立即治療,否則樹木恐將於近期內死亡。
8株瓊崖海棠嚴重腐朽
他指出,位在明禮路上的八株百年瓊崖海棠,樹貌看似健康,其實樹幹內部早已嚴重腐朽,近期將再評估受損程度,採取適當的防治措施,若經費許可,一年至少要定期檢測一次,確保老樹健康。
農業處副處長張仁智表示,縣府每年編列經費執行相關疫病防治與老樹現況調查工作,並依循專家建議積極處理,務必讓縣內珍貴樹木都能受到妥善照顧,永續留存民眾記憶中的百年老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