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筆記》導師
2015/11/06 06:00
「作之君、作之師」,馬英九這麼以為嗎?
最後半年的任期,他硬是要在兩岸畫出框架,美其名要讓後任總統可以循例,而不必摸石頭渡河。
看他的記者會、聽他回答問題,這時,恍然大悟了。
為什麼他在雙十國慶典禮致詞,敢挑明向民進黨主席、也是總統提名人的蔡英文叫陣,質疑她的「維持現狀」?
當時,他的口氣以自己是現狀維持者自居,好似全台灣甚至於兩岸的濟濟多士中,只有他懂甚麼是現狀。現狀情勢,維持現狀的條件、能力,盡在他的言語裡流露,彷彿講兩岸現狀唯他馬英九一人。
但是,錯了。他非僅要講,他更要做現狀的開創者。而他十月十日質疑蔡英文時,馬習會或許大致敲定,秘而不宣。
看來他要定義現狀,他的搭橋說,讓後繼者遵行,不就是了?讓兩邊的領導人會面,就依此模式形成定制。
想起了尚書「作之君、作之師」,馬英九像是以此為準。做了八年的總統,還要劃定路線,教導下任總統怎麼做兩岸,現狀是甚麼,要怎麼唯持。
看他志得意滿於馬習會,卸任前也許還會有遺訓演出。他追求的不只是留名歷史,還是做寫歷史的人!(資深記者黃明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