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海水布管試驗 後年六月完成
水利署目前規劃知本溪更往南處為布管優選區位,正評估以現有取水井布設造價較經濟的試驗管,深度約兩、三百公尺。(記者張存薇攝)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台東縣發展深層海水產業,從民國九十五年選址、布管、設模廠迄今已十年,卻仍抽不到水,經濟部水利署表示,正進行水深兩百至三百公尺試驗管評估,目標在一○六年六月完成。
四、五百公尺深管線遭掩埋
台東深層海水產業自九十八年取水管線開工後,歷經三次布管、經費超過四億四千萬元,但在一○一年五月發生取水異常後,即展開多次海面下探測及地形、地質調查,發現布管處的知本溪口因地震及斷層帶多、地質脆弱,再加上河川輸砂大,颱風暴雨易造成邊坡滑動及海底崩移,約四、五百公尺深之後的管線均遭掩埋。
台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年會昨天在台東大學展開,縣長黃健庭、議長饒慶鈴均到場表達地方深切期盼,深層海水取水工程技術聯盟也正式成立,台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理事長劉金源說明,聯盟廠商包括水下探測、管線設計、海事工程專家,希望能協助順利解決抽不到水的困境。
經濟部水利署總工程司鍾朝恭指出,深層海水是指深度兩百公尺以下,知本溪海域離岸三公里即水深七百公尺,布管距離較短,但因地勢陡峭、溪口環境不穩定,已重新再調查、找出兩處地質更適當地點。
改布深度約兩、三百公尺試驗管
他進一步說,兩處地點分別由現址南移二、五公里,目前以南移五公里處為優選區位,且根據近兩年的調查,水深兩百至四百公尺處取水管線較不受泥沙掩埋影響,因此正評估以現有取水井布設造價較經濟的試驗管,深度約兩、三百公尺,預計明年四月完成初步評估,後年六月完成布設,亦同時會進行更完整的海底補充調查,希望未來能穩定取供水。
經濟部工業局民生化工組長洪輝嵩指出,根據水規所調查,候選區位約三、四百公尺深處地形相對穩定,十多年來未有變化,應考慮是否不需要取到六、七百公尺深的水,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何源興表示,以冷水性漁產比目魚、鮑魚等來說,約取兩、三百公尺深海水即可養殖,管線越深、風險越高,對於不一樣的取水考量,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