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告別BRT 藍營籲監督優化公車成效

BRT昨天晚上開出末班車後已走入歷史,今日起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記者張菁雅攝)

BRT昨天晚上開出末班車後已走入歷史,今日起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記者張菁雅攝)

2015/07/08 08:00

〔記者張菁雅/台中報導〕BRT昨天晚上開出末班車後已走入歷史,今日起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多位國民黨市議員昨天搭乘BRT,向BRT告別,並呼籲全民監督、檢驗優化公車專用道,不要政治凌駕專業。

國民黨市議員楊正中、黃馨慧、朱暖英、陳政顯、劉士州等人昨天到BRT市政府站召開記者會,並上演行動劇,高喊「恐龍政策、哀悼BRT」,最後還搭上BRT進行告別之旅。

黃馨慧指出,BRT是先進的交通工具,卻因政治操作,讓BRT宣告滅亡,影響大眾搭乘權益,如果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後沒有解決台灣大道交通問題,市長林佳龍及交通局長王義川必須承擔責任。

楊正中表示,BRT每天運量平均五萬人次,改成優化公車後,雖然班次倍增,卻只是讓更多車輛上路,大眾運輸是要「運輸最多的人,不是最多的車」,這是政治決定而不是專業決定。

李中則說,公車變成BRT是進步,BRT轉為優化公車是退步,市府此舉有如「慈禧太后被火車頭嚇到,而以馬車拉火車」。

另外,國民黨青年團昨晚在台中火車站前廣場,舉辦BRT告別晚會,現場發放感謝BRT貼紙,並募集感謝卡,在晚上十時五十分搭乘最後一班BRT,並將感謝卡獻給BRT末班駕駛,感謝所有BRT工作人員的辛勞。

對於議員的批評,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市府虛心接受,但BRT已經無法達到國際標準,所以市府籌組體檢小組,經過不斷開會,並分析各種可行方案,決定將BRT專用道革新為優化公車專用道,將比「半套式BRT」更好。

交通局︰依模擬 效率有提升

王義川也說,評斷優化公車專用道應該用科學方式,市府除了調查專用道上路前後,台灣大道上各項交通工具旅運時間,也利用專業交通軟體Vissim模擬台灣大道的行車效率,結果顯示路口效率均提升,尤其慢車道成效更明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