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搶救梓官海岸 3公里砸3億元

2006/08/28 06:00

黃金海岸 半世紀與海爭地

〔記者王榮祥╱高縣報導〕高縣梓官海岸線50年來被海水淹沒近200公尺,水利署為保台灣地,在約3公里的海岸線共花費超過3億元,每公尺10萬元以上,地方戲稱為「黃金海岸」,水利署認為值得,因生命無價,國土不應流失。

費時50年、共投下7萬餘個消波塊,長期遭嚴重侵蝕且不斷退縮的高雄縣梓官鄉海岸線,近年來終於獲得「暫時的穩定」。

梓官鄉海岸線約3公里,南側緊鄰典寶溪出海口與高市援中港(海軍紀德艦預定港區),北邊連接彌陀鄉與中油永安液化天然氣廠,沿岸長期受海浪侵蝕而不斷退縮。

55年前颱風 淹死740人

水利署第六河川局說明,梓官沿岸地勢較高,底部易被侵蝕掏空(受力面積大),導致海岸不斷崩離沈沒與退縮;據官方記載,民國40年8月某次颱風過後,梓官沿海約有300公尺寬沙岸全被淹沒,共107戶、740人瞬間葬身海中,此後海岸線持續退縮,相關單位亦展開守護海岸動作。

投置消波塊7萬3千個

六河局統計,民國41至91年間,50年內共計在梓官海邊投入約7萬3000個消波塊,總工程經費估計約3億2000餘萬元,若將貨幣升值條件加入,花費則超過數字紀錄,也因此該海岸線被地方戲稱為黃金海岸,成排高出海岸線的消波塊更成為地方景觀特色。

六河局長期監控梓官海岸,初步確認近兩年退縮情形緩和,算是暫時的穩定,目前持續展開離岸潛堤計畫,期在離岸150公尺處構築一道防護網,共計規劃8座潛堤,目前已完成3座,第二期工程(兩座)近期即將發包。


海岸消長 沒什麼永遠

〔記者王榮祥/高縣報導〕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副局長張義興對高雄縣海岸相當熟悉,他認為以「成長、消退」形容海岸變化,比傳統上的侵蝕、淤積用詞更為妥當,且眼前景況不一定永遠如此,自然力量會讓人難以想像。

張義興說,台南、高雄沿海有多處消退地形,但也有成長區域,以高縣為例,沿海5漁鄉中,林園、梓官、彌陀、永安都呈現海岸消退情況,唯獨最北側的茄萣海岸屬於成長。

張義興表示,海岸線消長因素很多,包括位置、風浪、土石流、地質構成物等,任何一項都可能是消長關鍵。

他認為眼前景況不一定永遠如此,若要加以定義消長,也必須先找出比較標準,以高縣而言,與百年前相比,整體情況確實屬於消退,但與兩百年前比較就說不定了,因為現存資料可能無法證實當初情況,也許以前曾經成長。

張義興指出,自然現象千變萬化,現在消退的海岸線或許哪一天又會突然成長,以現在的資料也只能初步研判,但沒有人可以斷定。


潛堤固岸 沒奢望養灘

〔記者王榮祥/高縣報導〕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在梓官海邊構築離岸潛堤,卻被民眾質疑對「養灘」毫無作用;六河局則表示民眾誤會了,潛堤是用來擋住首波海浪,而非養灘,守護海岸不退縮已經困難,更遑論想延伸海岸範圍!

梓官海岸線長期遭受侵蝕退縮,不但迫使民眾遷離,還有許多人的「土地」陸續沈入海中,儘管多數地主已經死心,但仍有部分地主不斷期盼有一天土地會再浮出水面。

地方曾多次找相關單位陳情,要求在沿海建堤養灘,水利署評估後,曾在梓官海岸南側規劃數處堤防養灘並獲致不錯成果,但在漁港以北則以鞏固海岸線為主要考量,離岸潛堤作用即是擋住首波海浪,避免海岸直接被侵蝕,堤頂露出海面目的則是避免漁船或小型膠筏撞上,不料被民眾誤解。

六河局表示,可以體諒民眾心情,但梓官沿海本身即屬於侵蝕地形,很難改變!

另有民眾質疑梓官南側的左營軍港,與北側中油永安液化天然氣卸載港口太突出,是造成梓官沿海成為凹陷環境,進而受到嚴重侵蝕的元兇,六河局根據記載確認中油永安港口未興建以前,梓官沿海就有退縮情況,研判海岸退縮與兩處港口關聯不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