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走過實驗一甲子 華僑高中更名

「國立華僑實驗中學」改為「國立華僑高級中等學校」,昨天舉辦揭牌儀式,老校友回娘家共襄盛舉。(記者陳韋宗攝)

「國立華僑實驗中學」改為「國立華僑高級中等學校」,昨天舉辦揭牌儀式,老校友回娘家共襄盛舉。(記者陳韋宗攝)

2015/02/05 06:00

〔記者陳韋宗/新北報導〕「實驗高中」走入歷史!已邁入創校第六十年的華僑高中,當年因政府為鼓勵僑生歸台而設,時至今日完成階段性實驗任務,昨天舉辦更名典禮,將「國立華僑實驗中學」改為「國立華僑高級中等學校」,刪除「實驗」二字,許多老校友回娘家共襄盛舉,慶祝母校邁入新頁。

華僑高中創校於民國四十四年,原本均招收僑生就讀,直到五十二年設置高中實驗班,才開始招收本地學生。七十一年開始,學校辦理國民中學教育實驗,八十一年則成立體育實驗班,傑出校友有倫敦奧運跆拳道銅牌曾櫟騁;八十三年籌辦綜合高中課程實驗,為第一批投入的學校。

昨天包括國教署署長吳清山、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副司長邱玉蟾、僑委會僑生處處長陳世池、新北市教育局督學室主任蘇珍蓉、立法委員林鴻池與江惠貞,以及致理技術學院、光復高中、樹林高中、海山高中、溪崑國中、中山國小等校校長都前來同慶。

四十六年從柬埔寨返台的老校友李文慶說,當年政府鼓勵僑生歸台,華僑高中最多時曾有來自廿國、三千多名僑生,「簡直就像是聯合國一樣。」他說,台灣退出聯合國時,許多華僑高中畢業的僑生扮演起台灣與鄰近無邦交國家生意往來的橋樑。

過去在華僑高中服務長達廿八年的退休老師李仁笑說,以前是僑生多、本地生少,現在則相反;他說,為幫助僑生融入環境,當時還在校內舉辦泰國潑水節,上課時也要注意不同僑居地的禁忌,「令人難忘」。

華僑高中校長蔡枳松表示,過去還曾區分僑生班、本地班,並設計全國高中獨有的「華語文教學中心」,教導完全不會中文的僑生,課程設計也不一樣,「很有實驗精神,更名後將繼續努力,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