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屏東縣車城瘋種火龍果 3年面積增5倍

目前車城火龍果屬於「賣方市場」。(記者蔡宗憲攝)

目前車城火龍果屬於「賣方市場」。(記者蔡宗憲攝)

2014/06/29 08:00

〔記者蔡宗憲/車城報導〕恆春半島特產「洋蔥」價格低迷不振,農民開始將蔥田轉作火龍果,轉作風氣最盛的車城鄉,三年來面積已超過五倍,不少洋蔥田架起火龍果支架,產業正出現微妙變化。

利潤好 蔥農轉作多

正值火龍果採收季節,原本忙於五月洋蔥採收的車城農民,開始在夏季忙著採收火龍果,本來玩票性質的火龍果產業,已躍身成為車城鄉重要農產品,讓農民擔憂洋蔥產業會沒落。

車城鄉農會統計,恆春半島洋蔥種植面積約六百五十公頃,車城鄉約三百公頃,火龍果種植面積從三年前十公頃成長到今年約五十公頃,過去放眼盡是蔥田景觀的保力村,如今都快變成火龍果田。

價格好 一年收3次

火龍果屬於「賣方市場」,恆春半島產季早,一年至少能收成三次以上,加上市場需求量大,平均每公斤可賣到四十元,首批貨甚至能賣到一百廿元,還打入全聯社等大宗市場,主要種植「大紅」、「翠玉」、「蜜寶」、「450」等紅肉品種。

去年轉作火龍果的黃姓農民分析,洋蔥一分地成本約三萬五千元,每年收成扣除成本後約賺五千元,火龍果第一年花費六萬元成本,兩年後採收,每分地有逾八萬收入,利潤差很大,農民當然選擇轉作。

車城鄉農會總幹事廖展毅表示,農民見火龍果價揚,不斷將洋蔥田轉作,農會擔心一窩蜂效應造成價格崩盤,卻又不能「擋人財路」,只能採取輔導立場,但洋蔥栽種期避開夏日颱風雨季,火龍果園遭遇強風豪雨可能血本無歸,洋蔥價格或許會因產量減少價揚,洋蔥產業不至於會被取代。

火龍果產業已經躍身成為車城鄉重要農產品。(記者蔡宗憲攝)

火龍果產業已經躍身成為車城鄉重要農產品。(記者蔡宗憲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