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50國中小 建構校園捕震網

2013/11/08 08:00

〔記者劉婉君/新化報導〕台南市活動斷層帶多,在台北北區扶輪社贊助下,中研院物理所網格計算團隊與市府合作,協助南市建立「校園捕震網」,今年先在五十所國中小裝設小型感震器,可隨時觀測地震並設計課程,讓防災教育扎根,預計三年後普及全市兩百七十一所國中小。

「台南市校園捕震網」為三年計畫,在校園安裝小型微機電地震儀(即QCN感震器),不僅可記錄地震資料,也可提供地震科學教育平台,學生可即時觀察學校地表振動的情形,同時透過課程設計與雲端科技,將防災教育生活化。

中研院網格計算計畫主持人林誠謙為諾貝爾獎得主希格斯的學生,昨天率領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副技師梁文宗、師大地科系博士陳卉瑄等人南下,培訓首批參與計畫的五十所國中小種子教師,梁文宗、陳卉瑄在課程中介紹動手玩地震觀測等教案。

林誠謙表示,傳統地震儀很大又貴,QCN感震器小且造價便宜,網路時代推升全球e化科學程度,已有許多國家共同提供資料作研究,嘉南平原斷層帶多,校園捕震網計畫使科學教育扎根,透過網路一般人也能一起參與,觀測紀錄的數量大,具有科學意義,也可以做為研究之用。

梁文宗表示,一九六四年白河曾發生大地震,台南地區的地震防災教育應特別加強,從知道地震如何發生、如何觀測、震災種類都要了解,經由遊戲互動方式,學生學習更有興趣。

教育局學輔校安科專員蘇美華指出,第一年五十所參加的國中小均已設置小型感震器,第二年台北北區扶輪社將再撥出兩百萬元的預算,逐年擴及全市各國中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