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鯛契作 產銷攜手 固國際市場

2011/01/08 06:00

〔記者吳世聰/朴子報導〕台灣鯛已經打入國際市場,但面臨中國低價傾銷及國際市場的波動,價格大起大落,養殖及加工業者承擔極大的風險。昨天下午,台灣鯛協會召集業者在嘉義縣議會召開契作研商與合作模式座談會,產、銷業者達成合作的共識,將開始小規模試辦,以共創雙贏的局面,鞏固國際市場。

吳郭魚養殖在台灣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六、七年前易名為「台灣鯛」,以利拓展國際市場。

近幾年,每年的產量約有九萬公噸,半數外銷日、韓及歐美各地,目前每台斤的市價在二十六元到三十元之間,價格不錯,不過仍面臨中國低價傾銷及韓國禁含一氧化碳退貨的風險。

昨天下午,台灣鯛協會召集養殖及加工業者五、六十人,召開契作研商與合作模式座談會。協會理事長蔡俊雄說,台灣鯛的品質好、產業成熟,但中國以低價大量傾銷,價格不穩定,對養殖及加工業者都要承擔極大的風險。

因此,協會希望能建立契作的模式,以分擔養殖及加工業者的風險,大家在同一條船上,與世界其他國家競爭,讓產業永續發展。

議長余政達也說,中國也發展「福壽魚」產業,但品質沒有台灣好,養殖及加工業者要合作,才能創造雙贏。農委會養殖漁業組副組長繆自昌指出,中國「福壽魚」的產量是台灣的二十倍,台灣要朝分段養殖,建立契作的平台努力,才能掌握市場。

與會人士在討論之後,達成合作的共識,將研議從小規模開始試辦,再逐漸擴大,共創生存契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