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本土藝文大師,交大數位典藏

交通大學圖書館進行本土藝術大師數位典藏計畫已有10年,計畫主持人柯皓仁博士是主要的推手。(記者洪美秀攝)

交通大學圖書館進行本土藝術大師數位典藏計畫已有10年,計畫主持人柯皓仁博士是主要的推手。(記者洪美秀攝)

2009/09/06 06:00

記者洪美秀/專題報導

交通大學圖書館執行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10年來已完成多名本土藝術大師的文字、影像及音樂記錄,包括李泰祥、楊英風、蓉子及劉興欽、掌中乾坤、雲門舞集、蘇森墉、高棪等人,透過數位典藏,不僅讓藝術虛實合一,更透過網路、數位、影音,得以珍藏台灣的本土藝術及人文菁華。

計畫主持人交大圖書館副館長柯皓仁說,他覺得台灣的本土文化資產應透過數位化,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不僅方便藝術入門者了解藝術家的世界,還能保存作品。他與楊英風後代聯繫後,展開楊英風作品的拍攝、記錄,完成楊英風全集,將他的作品用文字、書本及數位化來典藏。

交大圖書館進行的創作原稿的徵集,範圍涵蓋文學、繪畫、漫畫、雕塑、音樂等藝術創作,成立「浩然藝文原稿特藏室」,除典藏這些創作原稿,也加以整理、編目、研究,製成數位化後,讓藝術網路普及化。

柯皓仁說,交大已完成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蘇森墉音樂館、高棪舞蹈館、掌中乾坤布袋戲數位博物館、台灣傳統表演藝術布袋戲學習網、漫畫數位博物館(收藏劉興欽、葉宏甲、牛哥等數位漫畫)、雲門舞集舞作資產數位典藏、李泰祥數位博物館等九大數位典藏館。

有趣的是,這些數位博物館還包含後設資料庫(可供老師、學生上網學習記錄),還有影像式虛擬實境、個人化數位博物館、電子商城、互動式遊戲及多媒體互動影片、漫畫編輯器、串流影片、電子賀卡、桌布、螢幕保護程式及猜謎遊戲等,讓進入網站者可達到寓教於樂的雙重功效。

交通大學圖書館進行本土藝術大師數位典藏計畫已有10年,像雲門舞集等的作品都用數位化典藏,不僅讓藝術虛實合一,也讓這些文化資產獲得永久保存。(記者洪美秀攝)

交通大學圖書館進行本土藝術大師數位典藏計畫已有10年,像雲門舞集等的作品都用數位化典藏,不僅讓藝術虛實合一,也讓這些文化資產獲得永久保存。(記者洪美秀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