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錢換大錢 126萬變6盒飲料

2007/05/19 06:00

老婦遇金光黨 損失慘

〔記者江志雄/羅東報導〕宜蘭縣羅東鎮65歲簡姓婦人,落入金光黨設下圈套,3名歹徒以「小錢換大錢」伎倆誘使上鉤,被害人交出126萬元財物,竟換來6盒鋁箔包飲料,幾乎氣炸,宜蘭縣警局長林昆煌下令限期破案。

簡姓婦人昨天上午送孫女到幼稚園上課後步行返家,在羅東鎮中山路四段,遇上1男2女搭訕,其中一名女子假扮成智障者,另名女性同夥負責幫腔,佯稱同行智障女隨身攜帶的旅行袋,裝有數百萬元,慫恿被害人去銀行領錢,換取旅行袋內的鉅款。

簡姓婦人不疑有他,回家拿存摺、印章,搭上嫌犯的車,前往羅東鎮中正路某銀行,將92萬元定期存款解約;行員還機警地問她領這麼多錢要做什麼?老婦人還回答說,娶媳婦亟需用錢。

之後,婦人再轉往大同路郵局提領19萬元,連同家中帶出來的5萬元、身上價值約10萬元的金飾、項鍊,一併交給嫌犯,換取智障女的旅行袋。

歹徒以安全為由,在旅行袋拉鍊上鎖,要求被害人返家後再打開,以免遭到不肖人士覬覦。

婦人隨即在純精路、中山路口下車,以為賺到一筆橫財,興沖沖地飛奔回家,打開旅行袋,只看到6盒鋁箔包飲料,才驚覺受騙,氣得破口大罵,警方據報到案發地點搜查,但涉案的金光黨3人組,早已逃之夭夭。

被害人指稱,3名騙子共乘一輛黑色轎車,詐騙過程神色自若,應該是經驗老到,3人全程都待在車內,似乎還刻意避開監視器鏡頭,說話腔調不像是宜蘭本地口音。

警方已調閱案發地點的監視錄影帶,過濾可疑人車,希望從中查出蛛絲馬跡。


個資外洩 假公文詐騙趨多

〔記者楊培華/基隆報導〕基隆地區1到5月詐騙案件發生數較前年及去年減少,但其中民眾被以個人資料外洩,進而用假公文詐騙的案件卻有增加。市警局統計,5月截至11日就有6人被以此手法詐騙成功,平均每人被騙金額達46萬餘元。

市警局刑警大隊統計,基隆地區94年平均每週發生8.84件詐騙案,95年平均每週發生6.96件,今年1到5月平均每週發生5.24件,詐騙案件發生數逐年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詐騙集團假借中華電信、監理機關等名義,騙被害人個人資料外洩,進一步冒用法務部名義,傳真假公文取信被害人,騙被害人因涉及詐欺及洗錢案件,將凍結被害人名下財產,最後要被害人將存款轉至「安全帳戶」的案件卻有增加的情形。

市刑大偵四隊說,基隆地區5月1日到5月11日共發生13件詐騙案,其中假資料外洩誘騙被害人匯入安全帳戶就有6件,平均每名被害人被騙走46萬4500元;偵四隊說,這種詐騙手法最近十分「流行」,報章上也經常有類似案例報導,但還是一直有人被騙。


國內詐騙手法演進過程

●金光黨

國內最早期的詐騙手法以金光黨為主,2或3人一搭一唱,假稱第三人有大筆現金,誘騙被害人提款,再以報紙或麵條掉包。

●刮刮樂

約在12年前,刮刮樂詐財手法興起,詐騙集團寄出刮刮樂抽獎單,還附上所謂律師函取信被害人,一刮就中二獎或三獎,被害人一旦上鉤,再以入會費、律師費、稅款等要求被害人匯款。

●簡訊詐騙

行動電話普及後,詐騙集團以聯合徵信中心名義,發送簡訊騙被害人信用卡被盜刷,套取被害人個人資料,再指示被害人到提款機操作,讓被害人無意間匯出所有存款。

●假綁架、真詐財

以亂槍打鳥方式廣打電話假稱對方親人被綁,類似手法還有假親友借錢、依電話簿打電話向診所假恐嚇等,最終都是要被害人匯款。

●假代工真詐財

詐騙集團在報紙上刊登徵求家庭代工小廣告,被害人打電話應徵上鉤後,再以保證金等多種名義騙錢,類似手法還有代辦貸款騙保證金等。

●網路詐財

近年來網路拍賣盛行,詐騙集團同時詐騙2名被害人,向賣家標購貨品,再騙買家匯錢給賣家,騙得貨品後再轉賣牟利。

●假公文

冒用中華電信、司法機關等名義,以被害人個人資料外洩為由,用各式假公文取信被害人,讓被害人將錢轉到「安全帳戶」。

(記者楊培華)


如何防範假公文詐騙

●凡接到陌生人電話告知自己涉入刑案或傳真公文,切勿心急依對方指示回撥,先細問對方單位、職稱、姓名,細查公文發文單位署名、發文日期及文號,掛斷電話後再撥104查詢對方聲稱之單位或發文單位,再打電話查證。

●切勿直接依電話指示按123或9,電話未掛斷前所有的操作只是詐騙集團取得民眾信任的方法,也不要依對方留下的電話回撥,電話另一端還是詐騙集團成員。

●碰到所謂市場調查、民意調查等電話,不要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等個人資料及家庭狀況,詐騙集團會利用民眾自己提供的資料,在第二通詐騙電話時,用來取信被害人。

●民眾若發現可疑,可及時撥打110通報警方派員處理,或撥165防詐騙電話諮詢。

資料來源:基隆市警察局

整理:記者楊培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