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南鐵東移拆屋 「古井」實測打水

2019/05/29 05:30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南鐵東移拆除的第一戶遇上一口「古井」而停擺,反南鐵東移自救會長陳致曉昨邀請台南文史工作者召開記者會指出,如果鐵道設計在地下水文上,未來建設勢必要抽出地下水,恐怕會引起地層下陷,並質疑鐵道局在地下化報告中缺乏對地下水層的建議;文史工作者也認為,「古井」從井壁的坎梯來看,確實有一段歷史。鐵道局則指出會再調查。

文史工作者憂地層下陷

文史工作者張明山說,從一九一五年的台南全圖來看,日本人建築鐵路時閃避德慶溪南側支流,雖然現在古河道已經封填為民宅,仍有地下水層,例如北側支流處是現在的後火車站遠東百貨,當時興建百貨時,地下水抽了一年,如今東移,將寬十六.三公尺的地下軌道設置在古河道中,若工程大量抽出地下水,是否會地層下陷令人擔憂。

文史工作者吳昭明說,過去海安路地下化曾經影響到地下水層,現在鐵路地下化沿線水文非常複雜,如果貿然開挖,可能會比海安路地下街工程進行時更為慘烈。

陳致曉質疑鐵道局的鐵路地下化計畫缺少對地下水文的調查,而且東移要拆除的第一戶張家,還留有一口古井。張明山也發現,井壁上留著「坎梯」,是供井壁清潔、逃生用,井磚也是以清代工法製成,此井見證「吳通記糖間」的經營盛況,是糖業發展的活標本。

鐵道局回應會再調查

昨日,文史工作者掀開古井,並汲取地下水上來,證實地下水豐沛。鐵道局則回應,地下化工程不會挖到這麼深,台北車站地下化也未出現問題,但會再調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