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訴訟平等 首座原民法服中心揭牌

法律扶助基金會昨日舉行全國首座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揭牌典禮。
(記者王錦義攝)

法律扶助基金會昨日舉行全國首座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揭牌典禮。 (記者王錦義攝)

2018/03/13 06:00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法律扶助基金會昨舉行全國首座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揭牌典禮,基金會董事長范光群說,成立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期待原民法律服務中心的設立,能讓原住民族在訴訟天平兩端,能夠得到真實的平等,不讓這片土地的主人因為實現傳統文化,而落入監牢。

承辦森林、野動等特殊類型案件

東部原住民族司法保障委員會主任委員蔡志偉說,法律扶助基金會下設置東部原住民族司法保障委員會及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承辦原住民族特殊類型的案件,如森林法、野動法、槍砲條例、水土保持法、原住民保留地等文化衝突或者文化抗辯案件,與目前法扶原民服務案件有所區別;藉由支援系統的建立,能即時、專業的協助原住民族族人,避免族人發生傳統慣習與國家法制衝突的狀況時,因司法系統不諳原住民族傳統慣習,使族人的權益受侵害。

3律師進行研究 中心將深入部落

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位於東華大學美崙校區(花蓮市華西路一二三號)舊圖書館四樓。蔡志偉說,目前有三名專職律師謝孟羽、王泰翔及林秉嶔,針對原住民族的案件進行研究與分析,目前案件仍由宜蘭、花蓮、台東法扶分會收案後,有原民傳統文化慣習與現有國家法制衝突的案件會轉到中心,未來,法扶會原民中心也會深入部落、與部落串聯,做部落族人法律的後盾,讓法律能真正走進部落裡,使法扶能成為法律上,原住民社會與主流社會兩邊的轉譯平台。

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代表蔡英文總統向原民法律服務中心表達祝賀並致詞說,過去國家因沒有充分理解原住民族原有傳統慣習和制度,使得原住民族在實踐文化過程中遭受困難;從司馬庫斯風倒櫸木案、美麗灣案、蔡忠誠獵槍案,到現在仍進行釋憲和非常上訴的獵人王光祿案,都是在國家因單一文化司法系統下所衍生的衝突案件;蔡英文總統為此在前年八月一日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中,即承諾要建立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