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區種花海 每公頃補助8萬5
農委會推黃金廊道花海計畫,以景觀作物替代稻作,每公頃補助八萬五千元。(記者林國賢攝)
減緩地層下陷 鼓勵改種景觀作物
〔記者林國賢/斗六報導〕高鐵雲林段去年下陷四至六.六公分,較前年加劇,農委會今年推動花海計畫,鼓勵高鐵南北兩側各一.五公里農田轉種景觀作物,每公頃最高補助八萬五千元,減少農業用水抽取地下水,緩和地層下陷。
雲林縣地層下陷嚴重,四年前高鐵監測每年下陷速度逾七公分,其中土庫段台七八線道路與高鐵交會處橋墩還出現差異沉陷超過警戒值,威脅行車安全;農委會一○二年推動黃金廊道計畫,透過補助沿線農民轉作旱作等較節水作物或休耕,減少地下水抽取,緩和地層下陷。
這項計畫並未受農民青睞,據縣府農業處統計,去年一期稻作黃金廊道核心區A區約五百公頃農田中,僅有廿四公頃農田申報綠肥作物,加上前年乾旱影響,兩鄉鎮地層下陷速率最高仍有六.六公分。
農業處長張世忠表示,為增加農民轉作綠肥意願,維護高鐵行車安全,農委會推出花海計畫,明年位於高鐵沿線農田,只要一期稻作轉種景觀作物,每公頃除比照一般綠肥,領取休耕補助四萬五千元,還加碼節水獎勵四萬元,共可領取八萬五千元;縣府會再向農委會爭取補助景觀作物種子、代耕、翻耕等費用,並請農會協助休耕田區景觀種子撒播、管理及翻耕等事宜。
張世忠表示,農民轉種節水景觀作物,可減少抽取地下水,同時能夠創造當地美麗農田景觀,增加觀光效益。
農民廖俊雄說,高鐵沿線的農田都是一等良田,數十年來都是種植稻作,為了高鐵要農民放棄耕作,並不合理,所以雖然補助比種稻收益還要好,但他不會參加休耕。
有農民盼政府代耕與管理
農民蔡知說,如果政府除了補助與獎勵金外,還願意代耕與管理,不讓農田荒蕪,失去生產力,他願意配合這項政策,畢竟他年紀與體力都大了,但如果只是休耕讓農田長草,他還是不會把農田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