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真菌毒素監測 5紅麴食品橘黴素超標
中市衛生局查驗市售紅麴米。(中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公布,最新市售食品真菌毒素含量監測結果,三月抽驗花生製品、薏仁類、咖啡、原料用紅麴米等五類食品,共計六十一件,其中五件紅麴米、粉的「橘黴素」含量不符規定,不合格率八.二%,最高濃度超出標準值四.六倍,長期食用過量恐傷肝腎。
過量橘黴素 長期食用恐傷肝腎
據食藥署資料,不合格紅麴米的供貨廠商包含台中市國世偉一件、台北市東泉生技公司二件;紅麴粉來自台北市迪隆蔘藥公司;紅麴末則為高雄市廣漢貿易公司,橘黴素檢出量介於7ppm(百萬分之一)至28ppm,其中,以紅麴末含量達28ppm最高,較標準值5ppm高出四.六倍。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許多民眾深信紅麴製品可以降低膽固醇、改善高血脂,因此買來「顧健康」,但台灣氣候潮濕,一旦保存不慎,容易出現橘黴素污染的情況,雖然不是高毒性的致癌物,但長期食用過量恐導致腎臟毒性,甚至可能形成肝臟負擔。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馮潤蘭強調,違規商品均為散裝,已要求下架回收,並追查來源,交由地方衛生局查處。按《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食品檢驗不符合真菌毒素限量標準,不合格產品必須沒入銷毀,未依法處置可開罰六萬元至二億元,並且要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可處三萬元至三百萬元罰鍰。
食藥署官員提醒,消費者購買相關食品,要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商,並確認產品包裝有無破損,並保存在陰涼乾燥的環境,避免受潮,若出現變色或超過有效期限,切勿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