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節能循環井 取代冷卻塔

台科大教授廖洪鈞展示新研發的冷氣散熱系統。(記者王敏為攝)

台科大教授廖洪鈞展示新研發的冷氣散熱系統。(記者王敏為攝)

2010/01/07 06:00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台灣科技大學建立台灣第一套地下水「節能循環井」空調降溫系統,可讓未來建築物頂樓變漂亮,再也不用擺滿大樓中央空調的大型冷卻水塔,不但可省下五%耗電量,也避免熱空氣再排入空中,減少台北盆地的熱島效應。

國內使用中央空調的傳統建築,頂樓需有不小空間放置冷卻水塔,才能為空調機體降溫、散熱,大型冷卻水塔排放的熱廢氣卻很惱人。水塔還不時會發出「嘩啦啦」或「轟隆隆」的噪音,台北捷運在興建之初,光是大型水塔的出風口要面對哪個方向,就多次引發居民抗爭。

曾任北市都委會委員的台科大研發長、營建系教授廖洪鈞因此率領研究團隊,花五年時間讓「冷卻水塔變不見」,改採「借用」低溫的地下水,利用「節能循環井」,達到讓空調機具降溫效果。實驗成果顯示,同樣的冷卻能力下,這種工法可節省九成八佔地且幾無噪音,還可避免廢熱氣問題。

營建所博士候選人郭治平、碩士生王晨昕說明,透過循環井「借用」抽取台北盆地下低溫約二十七度的礫石層地下水,向上送達「板式熱交換器」,冷卻空調系統後,再排出三十二度的溫水回地層,「整個循環僅約二十秒,但未消耗一滴地下水。」且可將冷氣運轉所產生的熱轉移到地底,與傳統冷卻水塔將熱氣排放到空氣中完全不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