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吃自製醃肉 肉毒桿菌中毒

吃醃製的山豬肉之前,一定要先加熱煮熟,避免肉毒桿菌中毒。(記者宋志雄攝)

吃醃製的山豬肉之前,一定要先加熱煮熟,避免肉毒桿菌中毒。(記者宋志雄攝)

2008/04/23 06:00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一名原住民婦女吃了家人醃製的山豬肉後竟然中毒,一度呼吸衰竭,送醫急救才發現原來是食物型肉毒桿菌中毒引起,經給予呼吸治療及抗毒素後雖保住性命,但出院時仍有吞嚥不順後遺症。

根據衛生署疾管局統計,食物型肉毒桿菌中毒案例,九十四年有一例、九十五年兩例、九十六年三例。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雖然食物型肉毒桿菌中毒很少見,但台北榮總今年就接到兩例、三位病患。

原民婦女一度呼吸衰竭

其中一名病患是六十多歲、住在苗栗的泰雅族原住民婦女,她在吃了嫂嫂做的醃山豬肉,兩、三天後,即出現惡心、嘔吐、眼瞼下垂、說話說不清楚、吞嚥困難及手腳沒力的症狀,到醫院就醫,一度以為是腦幹中風、重症肌無力或神經病變,但均無法確診。後來轉送至北榮神經內科,經會診毒物科採集病患血液、胃抽取物及糞便送至衛生署疾管局化驗,才確定病患是肉毒桿菌中毒。

另一個病例則是新竹市一對姊妹疑似吃了自己做裝在罐子內的素食肉燥,結果引起肉毒桿菌中毒,其中姊姊的狀況較嚴重,出現眼瞼下垂、視力模糊、吞嚥困難及說話說不清楚等症狀,最後甚至呼吸困難插管住進加護病房。

剛開始醫院也懷疑是神經病變或是中風,後撥電話至北榮毒物中心諮詢,經採集病患糞便等相關檢體送至疾管局化驗,才確診是肉毒桿菌中毒。

罐裝密封 提供生長環境

楊振昌表示,肉毒桿菌為厭氧性的細菌,一般的魚貝肉類及蔬菜均有污染到肉毒桿菌孢子的危險性。醃製品多為罐裝密封口,提供肉毒桿菌孢子厭氧的生長環境,另醃製的肉品未洗淨或是鹽加的不夠,食用前,又未高溫加熱,肉毒桿菌即可能會吃下肚。

食物型中毒 不易診斷

由於食物型肉毒桿菌中毒病例並不多見,加上其所出現的症狀很像是神經病變,臨床診斷不易,尤其毒素常會分布不均,往住會造成誤判,例如原住民婦女病患的嫂嫂也有一起吃醃山豬肉,但嫂嫂卻沒事;新竹市的姊妹花也是一起吃同一罐肉燥,但姊姊的狀況卻比妹妹嚴重很多,很容易誤導醫師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