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展岳在法國 突圍保住台語課程

劉展岳教法國人台語和台灣學,而為了保住「台語」課程不被改名字成「閩南語」課程,他笑說,在很多人的幫助下,成功智取「境外勢力」。(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林曉雲/專訪
四十三歲的劉展岳是屏東萬丹人,人生規劃本來是在家鄉就近當老師,沒想到他成功當上老師,竟是在法國巴黎,教法國人台語和台灣學,而為了保住「台語」課程不被改名字成「閩南語」課程,他笑說,在很多人的幫助下,成功智取「境外勢力」。
劉展岳家裡務農,其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非常用心,他從萬丹國中及屏東高中畢業後,本想考師範大學在家鄉教書,未料大學聯考前出重大車禍,他考上淡江大學法文系,從屏東到台北,碩士修讀淡大和里昂大學的雙學位後,再遠赴法國攻讀博士。
他說,自己沒有獎學金也沒有家裡經費支持,當年帶著三千歐元出發,半工半讀教華語,四年取得法國巴黎第八大學表演藝術民族誌博士,到如今一待已十四個年頭。
未被改為閩南語 還設立台灣學研究
在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任教,原本是教華語,剛好教粤語的老師不能開課,劉展岳奮力搶進開成台語課,屬於正式課程,但光是「台語」名稱就不斷遭到「要求改為閩南語」的干擾,幸好在支持他的老師們幫助下,成功說服校方保住「台語課」名稱,更進一步設立了台灣學研究。
雖是「一人主任」,但有成功獲得國科會及台灣師範大學國際台灣學研究中心等的幫助,他除了開實體台語課程,也和國內老師合作,開設線上台灣文化相關課程。
「人生很難預料,教台語和台灣文化,是人在異鄉的我和家鄉的親密連繫。」今年獲教育部本土語言貢獻獎的肯定,劉展岳表示,他會繼續努力在法國奠定台灣布袋戲和台灣文學的基礎,讓法國學子未來可成為推動台灣文化的種子,最大希望是能在強勢簡體中文的大環境中突圍,成功推動法國的大學單獨設立台灣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