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心臟衰竭患者 高溫下適量喝水

長庚醫院昨日舉辦心衰衛教講座,呼籲民眾注意心臟衰竭風險。(記者林志怡攝)

長庚醫院昨日舉辦心衰衛教講座,呼籲民眾注意心臟衰竭風險。(記者林志怡攝)

2024/06/16 05:30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端午過後氣溫飆升,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王兆弘指出,醫療進步救回了許多心臟受損的病人,但後續照顧成為一大課題,心臟衰竭住院的人數較十年前翻了九倍,若民眾曾有心臟損傷或心臟衰竭情況,當在高溫下補充水分時,務必格外注意適量但不過量,否則身體來不及代謝,反而會造成水腫、甚至肺積水等情況。

代謝不及 造成水腫、肺積水

王兆弘指出,心臟衰竭除了與老化有關,廿八.二%患者是心血管堵塞造成,廿一.七%起因於心肌梗塞、廿七.五%原因不明,其他可能原因尚有瓣膜損壞、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肌炎、甲狀腺疾病、懷孕生產、化療藥物使用等。

10年住院人數增加9倍

心臟衰竭患者逐年增加,王兆弘說,依健保資料庫數據分析發現,全台因心臟衰竭住院的人數較十年前增加九倍,另有調查顯示,個案因心臟衰竭住院後,半年內有卅%至四十%的患者會因病再度住院。

王兆弘表示,心臟衰竭發生後就一輩子跟著患者,預防疾病復發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如近期氣溫攀升,該怎麼喝水才能避免水腫、如果水腫又該怎麼辦、什麼時候要用利尿劑,都需要有人指導。提醒心臟衰竭或相關風險者,高溫下務必注意「適量喝水」,不是喝越多越好,民眾平時也可多注意自己是否有「累、腫、喘」等三大症狀,若腿腳部水腫,手指按五秒後、凹陷皮膚沒有彈回來,就要警覺。

王兆弘強調,隨全台高齡人口比例不斷攀升,心臟衰竭患者與風險族群持續增加,重症患者的生活模式改變與疾病緊急情況應對,尤其需要具有專業醫療照護知識的護理師進行協助,如何讓專業人力願意加入是一大議題。

醫:心臟衰竭缺社區化照顧網絡

雖健保署推動「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但王兆弘提到,PAC僅限於重症發生後的六個月,當計劃結束、患者回家,幾乎就只剩吃藥控制,台灣缺乏心臟衰竭的社區化照顧網絡,出院後無長期專業資源協助下,患者恐因日常照顧不當而不斷復發、一再進出醫學中心,亟需強化社區醫院網絡的聯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