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國首間原民科技體驗教室 落腳花蓮

教師利用原民科技體驗教室科技設備,進行虛擬實境體驗之應用研習。(教育部提供)

教師利用原民科技體驗教室科技設備,進行虛擬實境體驗之應用研習。(教育部提供)

2024/05/13 05:30

國教署補助花蓮特教學校建置 結合傳統文化與數位科技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國立花蓮特教學校建置全台首間「原住民科技體驗教室」,結合傳統文化與數位科技,導入虛擬實境(VR)及擴增實境(AR),輔助學習傳統編織技藝、文化慶典等,不僅消除城鄉差距,也讓原住民族文化融入日常學習。

導入VR、AR 輔助學習傳統編織技藝

國教署組長孫旻儀表示,首間「原住民科技體驗教室」以虛擬實境科技體驗為主,邀請花蓮在地太魯閣族當代藝術家那都蘭工作室,佈展大型編織作品「祖靈之眼」及「貓頭鷹」等,重現原住民族部落編織技藝,並將VR及AR運用在傳統文物的展現,盼強化教師教學品質與提升偏鄉學生學習成效。

在虛擬三維空間中 引導學生主動探索

孫旻儀也提到,虛擬實境設備及軟體能配合學校校本課程「民族多元文化之推動」,讓學生沉浸式體驗原住民族風情與文化慶典等,並在虛擬的三維空間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操作有關原住民族的數位化學習。

為精進教師專業,孫旻儀指出,花蓮特教學校也成立多個教師跨專業、跨校社群,辦理Canva、Wordwall、Lumio、凱比機器人等軟體在特殊教育的應用實務研習,同時配合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數位精進方案「生生用平板」,辦理公開觀課,利用數位資訊融入教學,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原住民族文化的興趣,盼成為未來教育的典範。

教育部表示,目前該教室除了開放給花蓮縣高中職、國中的特教師生申請使用外,也可以讓重度身心障礙學生戴上虛擬實境頭盔,有如親臨部落現場,增加課程參與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