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衛福部專家會議推測 米酵菌酸中毒可能性高

寶林茶室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昨晚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次長王必勝(中)說明,目前不能排除任何可能,相關部門已進行檢體收集並準備檢驗工作,法研所今天也會針對死亡個案進行解剖,是否有人下毒也由檢調介入調查。(記者邱芷柔攝)

寶林茶室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昨晚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次長王必勝(中)說明,目前不能排除任何可能,相關部門已進行檢體收集並準備檢驗工作,法研所今天也會針對死亡個案進行解剖,是否有人下毒也由檢調介入調查。(記者邱芷柔攝)

2024/03/28 05:30

〔記者邱芷柔、林惠琴/台北報導〕寶林茶室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昨晚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次長王必勝指出,專家們聚焦事件的臨床特徵及可能病因,初步結論傾向食物中毒且可能是由毒素引起,被認為可能性高的「米酵菌酸」,因缺乏檢驗必備的「標準品」,食藥署及台大、榮總三個檢驗單位已完成訂購,預計下週抵台後就可展開檢驗。

食藥署、台大、榮總下週檢驗

王必勝說,根據疫調,事件發生時間集中在三月十九日至三月廿二日,患者多在寶林茶室食用相同原料製成的「粿條或河粉」後,出現急性肝、腎等器官功能衰竭。

王必勝強調,目前不能排除任何可能,相關部門已進行檢體收集並準備檢驗工作,法研所今天也會針對死亡個案進行解剖,是否有人下毒也由檢調介入調查。

有專家認為禍首是「米酵菌酸」毒素,但也有專家認為應釐清食物保存過程,調查要保留「人為蓄意破壞」可能。食藥署前晚採檢高麗菜、豆芽菜、粿條、鴻喜菇、香蘭葉、醬油六項食材,預計兩週後結果出爐。

公衛專家何美鄉直言,現在衛生局最需要釐清的是店家食物保存的SOP,且調查時應保留「人為蓄意破壞」可能。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坦言,此案收治個案的醫院皆未培養出細菌,病人狀況嚴重,相當罕見。推測禍首可能是「米酵菌酸」毒素,文獻曾提及中國二○一○到二○二○年間發生一百三十幾件,死亡率約三成,無解毒劑、無有效療法;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仙人掌桿菌引起,但他說,看起來不像。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米或椰子發酵製品若發酵過程不當,可能產生Burkholderia gladioli菌,此菌容易在攝氏廿二至卅三度與PH值中性環境繁殖,再衍生米酵菌酸作用於細胞粒線體,恐危及生命。

顏宗海指出,吃到米酵菌酸污染食物可能有噁心、嘔吐等腸胃症狀,也可能多種器官急速衰竭,一毫克就會致死;不過仍要以衛生單位調查與檢驗結果為準。

台大醫院毒藥物鑑定暨檢驗中心主任翁德怡表示,要先有標準品再確認檢驗方法及品質管控,才能進行檢體檢驗。過去國內不曾發生米酵菌酸中毒案例,實驗室無標準品且尚無檢驗方法,昨已訂購標準品,盼透過實驗釐清事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